下图1表示某动物(AaBb)卵细胞形成过程;图2、3表示卵细胞形成过程中某阶段的细胞。请据图回答:
(1)图1中细胞Ⅱ的名称是 ,细胞Ⅲ的名称是__ ___,细胞Ⅳ中有 对同源染色体。
(2)图2表示 分裂 期,此时细胞内有 条染色单体,该细胞的子细胞名称是 。
(3)图1中有可能观察到图3所示时期的细胞的是 (用①、②、③表示),图3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能发生___ _。此时细胞内DNA为___ __个。
下图表示动物干细胞进行的一系列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1)③过程表示,该过程与②过程的实质性差异是发生了。
(2)科学家采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D细胞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他们将3H标记的 注射到细胞内,发现带有3H的物质依次出现在等细胞器中。
(3)细胞膜能将分泌物从细胞内排出到细胞外,体现了细胞膜的哪一功能。
(4)若将D细胞内各种细胞器分开,常用的方法是。
(5)若图中D细胞分泌的物质为蛋白质类物质,蛋白质类分泌物除可能是酶外,还可能是、(至少写出两类可能的分泌物名称)。
(6)若D细胞为癌细胞,晚期癌细胞容易扩散的原因是。
(7)癌细胞还具有无限增殖的特征。若开始培养时取一滴培养液观察有100个癌细胞,经24 h培养后,取一滴稀释100倍后再取一滴(设三次的“一滴”等量)观察,发现有64个肿瘤细胞,此肿瘤的细胞周期约为h。
(10分,每空1分)图示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简化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
(1)该食物网共有条食物链,蛇占有个营养级,鹰占有个营养级。
(2) 鹰和蛇之间的关系是。
(3) 图中食虫鸟属于消费者、第营养级。
(4)作为一个生态系统,图中还缺少、。
(5)在“牧草→兔→鹰”这条食物链中,如果兔的数量大量减少,则短时期内会引起的变化是
(6)此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总和,在生态学上称为____________。
(12分,每空2分)在光照条件下培养藻类;在培养液中加入足量的离子和足量的氮和磷,实验过程中,光照适宜,每天测定四项数据;藻类数量的变化、水中有机物总量的变化、细菌的数量变化、溶氧量的变化。根据实测数据绘制出相关的四条曲线,如下图表示。
据此回答:
(1)从图A曲线可以看出,藻类数量增长曲线呈“S”型增长,增长速度最快的是第________天,从第6天起种群数量不再增加的原因是。
(2)从图B可以看出水中有机物的含量不断增加,这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引起的。
(3)图C反映的是细菌数量变化的情况,藻类的大量增加与细菌数量变化之间存在着什么联系?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随水中藻类的增加,光合作用制造出大量氧气,理应会使水中溶氧量迅速增加,但为什么出现图D的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分,每空2分)赤霉素能促进豌豆茎节间的伸长,生长素也可以促进茎的伸长。某同学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来验证:赤霉素与生长素具有协同作用。
实验步骤:
①取生长状况相同的豌豆幼苗,从豌豆幼苗的同一部位切取等长的茎段若干段,平均分成两组。
②将两组豌豆茎切段分别放入两个标号为A、B的培养皿中(培养液的成分见下图),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
③每隔12小时,测量茎切段长度一次,48小时后计算茎切段伸长的平均值。实验结果见下图曲线。
根据以上实验回答:
(1)以上实验不能准确说明赤霉素与生长素具有协同作用,其原因是缺少。
(2)请参照上述实验完善实验,写出你补充的实验设计,并预测整个实验的结果,同时根据结果得出结论。
应补充的实验:
第一步:再取生长状况相同的豌豆幼苗,从豌豆幼苗的同一部位切取等长的茎段若干段,平均分成两组。
第二步:将这两组茎切段分别放入C、D培养皿中,C组培养液加,D组培养液加,与A、B组一同培养。
第三步:用同样方法测量并计算茎切段伸长的平均值。
实验结果的预测:C、D组的茎切段都比B组,但都比A组
结论:
(8分,每空1分)下图表示我国湿润森林区及山地植被分布情况,请据图回答:
(1)图中横轴表示该群落的_________结构,表明由于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段的_________种类往往有所差别。
(2)图中_________地区单位面积内物种最丰富。该生物群落中植物由高到低依次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等层次,这种群落的分层现象称为群落的_________结构。
(3)群落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称为物种丰富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