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下列有关遗传的问题。
图1
(1)图1是人类性染色体的差别部分和同源部分的模式图。有一种遗传病,仅由父亲传给儿子,不传给女儿,该致病基因位于图中的_____ ___部分。
(2)图2是某家族系谱图。
① 甲病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遗传病。
②从理论上讲,Ⅱ2和Ⅱ3的女儿都患乙病,儿子患乙病的几率是1/2。由此可见,乙病属于____________遗传病。
③若Ⅱ2和Ⅱ3再生一个孩子,这个孩子同时患两种病的几率是________。
某同学为探究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按下表的顺序进行操作:
(1)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分析该同学的实验设计中存在的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3和步骤4顺序能否调换?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答下列有关植物组织培养的问题。
(1)用于植物组织培养的植物材料称为______。
(2)组织培养中的细胞,从分化状态转变为未分化状态的过程称为______。
(3)在再分化阶段所用的培养基中,含有植物激素X和植物激素Y,逐渐改变培养基中这两种植物激素的浓度比,未分化细胞群的变化情况如上图所示,据图指出两种激素的不同浓度比与形成芽、根、愈伤组织的关系:
a、当植物激素X与植物激素Y的浓度比等于1时,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植物激素Y是生长素,在植物组织培养中其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植物激素X的名称是_________。
(5)生产上用试管苗保留植物的优良性状,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化工厂的污水池中,含有一种有害的、难于降解的有机化合物A,研究人员用化合物A、磷酸盐、镁盐以及微量元素配制的培养基,成功地筛选到能高效降解化合物A的细菌(目的菌)。实验的主要步骤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问题:
(1)培养基中加入化合物A的目的是筛选______,这种培养基属于____培养基。
(2)“目的菌”生长所需的氮源和碳源是来自培养基中的______,实验需要振荡培养,由此推测“目的菌”的代谢类型是______。
(3)上述试验操作过程中,获得纯净“目的菌”的关键是____________。
(4)转为固体培养时,常采用______的方法接种,获得单菌落后继续筛选。接种时所用的工具是______。
(5)实验结束后,使用过的培养基应该进行_____处理后,才能倒掉.
下面是果酒和果醋作的实验流程和某同学设计的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装置。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完成图1中的实验流程。(在图1中填写)
(2)冲洗的主要目的是______,冲洗应特别注意不能______,以防止菌种的流失。
(3)图2装置中的充气口在______时关闭,在______时连接充气泵,并不断向内______。
(4)排气口在果酒发酵时排出的气体是由______产生的______,在果醋发酵时排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5)若在果汁中只含有醋酸菌,在果酒发酵旺盛时醋酸菌能否将果汁中的糖发酵为醋酸?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酒精发酵时瓶内温度一般应控制在______。醋酸菌发酵时温度一般应控制在______。
(7)果酒制作完成后,可以用______来检测酒精的生成,在酸性条件下,酒精与之反应呈现______色。
(8)写出与(4)题有关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下列图表,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B是_____,C是_____,G是_____。
(2)F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图中的_____。(用字母表示)
(3)图中E和F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F的主要载体是_____。(用字母表示)
(5)1个H中含___个F,1个F中含有___个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