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将不同温度的等量牛奶中混入一些新鲜姜汁,观察混合物15 min,看其是否会凝固,结果如下表:
温度(℃) |
20 |
40 |
60 |
80 |
100 |
结果 |
15 min后仍未有凝固迹象 |
14 min内完全凝固 |
1 min内完全凝固 |
1 min内完全凝固 |
15 min后仍未有凝固迹象 |
(注:用煮沸后冷却的姜汁重复这项实验,牛奶在任何温度下均不能凝固)
根据以上姜汁使牛奶凝固的结果,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可证明新鲜姜汁含有一种酶,该酶能促使牛奶凝固
B.20℃和100℃时酶的活性低,是因为酶的分子结构遭到破坏而失去活性
C.将等量姜汁在不同温度保温后再与对应温度的牛奶混合,能够提高实验的准确度
D.60℃和80℃不一定是酶最适温度,在这范围内增加一定梯度的实验组可以确定最适温度
将某植物(其叶片如图一所示)放置在黑暗中两天后,根据图二所示处理其中一块叶片,然后将整株植物置于阳光下4小时,取该叶片经酒精脱色处理后,滴加碘液显色,下列有关对该实验结果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Y和木塞夹着的叶片部分的对照实验能证明光合作用需要光 |
B.W和X两部分的对照实验能够证明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素 |
C.X和Y两部分的对照实验能证明光合作用需要水 |
D.该实验后的结果显示出X为蓝色、Y为棕黄色 |
如图表示玉米体内的部分生理过程,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能够在叶肉细胞生物膜上进行的生理过程有I、Ⅲ |
B.阶段I生成的[H]可作为还原剂用于⑤过程生成水 |
C.过程①④⑤可为叶肉细胞吸收Mg2+等提供动力 |
D.过程③④⑤进行的场所分别是叶绿体基质、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
有人进行实验以研究化合物P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反应温度升高A点上移 |
B.实验中应保持pH不变 |
C.曲线1代表对照组的实验结果 |
D.化合物P对淀粉酶有抑制作用 |
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过程中氧原子的来龙去脉,下列错误的结论是()
A.光合作用的产物O2中的O全部来自原料中的H2O |
B.光合作用的产物C6H12O6中的O全部来自原料中的CO2 |
C.有氧呼吸的产物H2O中的O全部来自原料中的O2 |
D.有氧呼吸的产物CO2中的O全部来自原料中的C6H12O6 |
关于下列图示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甲图中共有5种核苷酸 |
B.乙图所示的化合物中不含糖类物质 |
C.组成丙物质的单糖是脱氧核糖或核糖 |
D.在人的体细胞内检测到的化合物丁很可能是蔗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