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及碳的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可表示为:,由此可写出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硫及硫的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可表示为:。
(1)模仿碳及碳的化合物间转化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写出硫及硫的化合物转化反应中指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①:;反应③:。
(2)反应②中,
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均为
,则
在该反应中起作用。
(3)上述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有:(填反应序号)。
(4)实验室因操作不当,将浓硫酸滴在书页上,一会书页出现了黑色,且由糊状至烂洞状。这是因为浓硫酸具有。
化学中常常出现“1+1≠2”的有趣现象,但也有例外。下列符合“1+1=2”的事实是
A.10L水与10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等于20L |
B.10g硫粉在10g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20g二氧化硫 |
C.10g锌片与10g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的溶液质量为20g |
D.25℃,10g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10g氯化钠固体能得到20g氯化钠溶液 |
下列书写符合要求的是
A.氧离子:![]() |
B.2个氢原子:H2 |
C.氢氧化镁的化学式:![]() |
D.铁离子:![]()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
B.原子失去电子后变成阴离子 |
C.元素间最本质的区别是中子数不同 |
D.分子、原子、离子都可直接构成物质 |
生活中有太多的变化,下列“变”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树根“变”根雕 | B.葡萄“变”美酒 |
C.玉石“变”印章 | D.玩具机器人“变”形 |
下列除去杂质的试剂和方法可行的是
选项 |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
除杂试剂和方法 |
A |
Mg(NO3)2溶液(AgNO3) |
加入过量铁粉,过滤 |
B |
NaCl溶液(Na2SO4) |
加入适量BaCl2溶液,过滤 |
C |
CO2(CO) |
通过足量澄清石灰水 |
D |
N2(O2) |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