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装置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甲         ,乙         
(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选用D装置收集二氧化碳的原因是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室选用装置A与E制取氧气,实验步骤如下:
①先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再加入药品;
②先让试管均匀受热,再对药品所在的部位加热;
③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放出后,立即收集;
④停止加热时,先熄灭酒精灯,再把导管移出水面。
以上实验步骤正确的是         (填序号)。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气体的干燥(除水)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电解水实验如图所示。

(1)试管2中生成的气体为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葡萄的果肉和果皮中都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

(1)为使葡萄果实饱满、提高含糖量,在葡萄生长的中后期可适当施加硫酸钾、过磷酸钙等肥料,其中硫酸钾属于化学肥料中的 肥。

(2)用硫酸铜配制的农药波尔多液,可以防治葡萄生长中的病害。溶解硫酸铜时不宜用铁制容器,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因:

(3)食用葡萄前要清洗干净,如图是一种清洗的方法。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

面粉有利于去除葡萄皮上的脏东西

B.

清洗干净后,建议吃葡萄不吐葡萄皮

C.

葡萄富含糖类物质,糖尿病人不宜多食。

如图所示的内容是某品牌饼干的配料。

(1)配料中属于油脂的是   

(2)碳酸氢钠的俗称是   

某兴趣小组为探究金属活动性强弱,分别做了镁、铝、铜与稀盐酸反应的实验。

(1)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铝比铜   (填"强"或"弱")。写出镁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小芳同学做镁与稀盐酸反应的实验时,发现试管中出现灰白色沉淀,该小组同学对灰白色沉淀的成分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假设】

假设一:含有氯化镁

假设二:含有镁粉

假设三:含有氢氧化镁

……

【查阅资料】①氯化镁易溶于水;②在一定条件下,镁可与冷水缓慢反应。

【设计并进行实验】各取少量灰白色沉淀加入2支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

编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1

加入适量蒸馏水、搅拌

沉淀未见减少

实验2

加入适量稀盐酸

沉淀全部溶解,没有气泡产生

【得出结论】由实验1可知,假设   不成立;由实验2可知,沉淀中不含   。假设三   (填"成立"或"可能成立"或"不成立")。

【实验反思】实验后同学们请教老师得知,灰白色沉淀的主要成分是碱式氯化镁,碱式氯化镁受热易分解产生氯化氢气体。于是小芳再取少量灰白色沉淀于试管中加热,并 将蘸有紫色石蕊溶液的滤纸条悬于试管口,预期的实验现象是    

注意:若答对第(3)小题奖励4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60分。

(3)为探究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碱式氯化镁的条件,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在小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和去除氧化膜的镁带,观察实验现象,并测量溶液pH的变化。结果见下表:

时间/min

0

2

4

8

12

16

20

24

溶液pH

2.0

5.3

7.0

8.6

9.3

9.8

10.0

10.0

实验现象

镁带溶解较快,产生大量气泡,无沉淀生成

镁带缓慢溶解,产生气泡速率减慢,溶液变浑浊,烧杯底部有灰白色沉淀

根据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①请描述溶液pH变化的规律并解释原因:  

②请对生成碱式氯化镁的条件提出猜想,并设计实验证明猜想:  

某兴趣小组对KClO 3分解反应的催化剂进行研究,在相同的加热条件下,用如图装置完成表中实验:

编号

KClO 3质量/g

催化剂

催化剂质量/g

收集50mLO 2所需时间/s

实验1

5

171

实验2

5

MnO 2

0.5

49

实验3

5

Fe 2O 3

0.5

58

实验4

5

KCl

0.5

154

(1)设置实验1的目的是    

(2)表中所列3种催化剂的催化效果最佳的是    

(3)写出KClO 3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4)由实验1和实验4可知,KCl    (填"有"或"无")催化作用。维持加热条件不变,用实验1再继续收集50mLO 2,所需时间明显少于171s,解释原因:    

(5)要比较KClO 3分解反应中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效果,除了测量收集50mLO 2所需时间外,还可以测量相同时间内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