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2015年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在报告中指出: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设立丝路基金。我们与各国的交往合作越来越紧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负责任大国形象日益彰显。把“一带一路”建设与区域开发开放结合起来,加强新亚欧大陆桥、陆海口岸支点建设。
材料二:中国“一带一路”外交,除了美好理念的推广和资本产能的输出,还应通过中国硬实力的跟随,实现中国软实力的全球认可,最终将中国梦和世界梦合二为一。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种族不同,语言不同、发展程度不同,“一带一路”战略的实现会有很多困难,但我们对“一带一路”战略的成功充满信心,你认为“一带一路”战略能实现的信心有哪些?
阿里木,男,40岁,新疆维吾尔人。阿里木1989年在新疆石河子参军入伍。退伍后,在当地供销社工作,1997年供销社破产后,阿里木离开新疆走南闯北,2002年来到贵州省毕节市,以烤羊肉串为生。他在毕节看见很多穷孩子上不起学。阿里木深知缺乏教育给人生带来的晦暗。从2006年起,阿里木决定用烤羊肉串挣来的钱在毕节学院设立"阿里木奖学金",专门资助贫困学生。8年来,阿里木卖出30多万串羊肉串攒下的10多万元,全部捐献出来资助了上百名贫困学生。很多网友被他的故事所感动,亲切地称他为:烤羊肉串的“慈善家”。
(1)在阿里木这位平民身上有哪些优良品质令你感动?
(2)请结合教材所学知识回说说阿里木的行为有何价值。
材料一:某校组织了一次中学生夏令营,许多学生带去了父母准备的各种各样的食品,而带回的是一包包脏衣服…
材料二:大学生洪站辉,当他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就对另一个更弱小的孩子承担了责任,在父亲患病、母亲离家出走的漫长岁月中,他一边读书,一边挣钱抚养捡来的妹妹和照顾患病的父亲。洪站辉曾被评为2005年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之一。
(1)从上述人物故事的对比中我们知道在生活中应树立一种什么样的品质?
(2)你打算如何培养这种品质?
初一某班的王强在自习课上经常讲话,做值日生好偷懒,经常取笑生理上有缺陷的同学,经常向同学许愿,但从来不办实事,惹的同学们都讨厌他。为此,王强本人也很烦恼。阅读材料后请回答:
(1)你认为同学们为什么讨厌王强?
(2)你认为王强怎样才能消除烦恼?
(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尊重他人?
小敏兴高采烈地从小学来到中学读书,不久他有了很多的不如意:
情况一:这么多功课,我该学哪一门呢?
情况二:作业得C级,都怪老爸,不帮我检查作业。
情况三:老师讲课和小学大不一样,就是不想听课。
(1)从上述三种情况看,小敏遇到了什么问题?
(2)请你依据所学知识为小敏支几招。
在平时的学校生活和家庭生活中,你经常遇到下列情况,你会怎么做呢?(怎么做2分,理由2分,共8分)
(1)当老师对着全班同学的面错怪你时,
你会怎么做:
理由是什么:
(2)当同学误解了你时。
你会怎么做:
理由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