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我国建立深圳等经济特区;1984年,开放14个沿海城市;1985年,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1988年,划海南岛为经济特区;1992年,决定开放内地部分省会城市、沿江沿边城市;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13年,设立上海自由贸易区。以上史实主要说明了我国( )
| A. | 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
| B. | 国际地位逐步提高 |
| C. | 体制改革走向深入 |
| D. | 扩大开放融入世界 |
我国的科举制从积极推动社会进步到束缚人们的思想、阻碍社会进步,这一转变始于()
| A.进士科的设置 | B.明经科的设置 |
| C.开始考诗赋 | D.“八股文”的出现 |
某实验中学历史探究学习中,同学们准备围绕“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的交流与碰撞” 的主题展开活动,可以采用的相关史料有 ()
①张骞通西域②文成公主入藏③岳飞抗金④郑成功收复台湾
| A.①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③ | D.①② |
某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时提出了一下意见,其中正确的是()
①都是在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时出现的
②都在思想文化上实行高压
③政策统治者都注意调整统治政策
④都注重生产技术的改进
| A.①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景德镇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临安的商业繁荣程度远远超过开封,这些情况反映了中国古代 ( )
| A.手工业的进步 | B.商业的繁荣 |
| C.农业的发展 | D.经济重心的南移 |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古代中国的经济发展”课题时,得出以下部分结论。其中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A.汉朝丝绸之路的开辟推动了中外贸易的发展 |
| B.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已开始南移 |
| C.明朝中后期我国开始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 |
| D.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对外贸易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