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
【以史为鉴明得失】
材料一 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停止)。以(因为)有侯王。赖宗庙(依靠祖宗的保佑),天下初定(刚刚安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
----《史记·秦始皇本纪》
(1)据材料一,说说秦始皇所述是其前代哪一政治制度的弊端?针对这一弊端,他采取了怎样的统治措施?
【前事不忘后事师】
材料二 (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纲认为德意志不能再屈从于好战的民族主义和专制政权而招致灭顶之灾,要实现欧洲真正的和平,就要突破均势主义的局限,……彻底斩断那只看不见的手,使前几代人蒙受的纷争不再发生。……他对戴高乐说:"以我之见,欧洲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向它的人民保证,仅仅依靠自己的力量就能为他们赢得一个安全可靠的未来"
----《大国崛起·德国》,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2)据材料二,说出德国发动的两次战争,为欧洲国家"赢得一个安全可靠的未来"的方法是什么?
【力挽狂澜破逆浪】
材料三 (会议)批判了党中央领导人在军事上、组上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关于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四川教育出版社
材料四 (会议)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下,中共党史出版社
(3)据材料三、四,说说这两次会议在内容上有何相似之处。
【沧海扬帆少年时】
(4)在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77周年仪式上,习近平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头剂"。今年是抗战胜利70周年,我们再次反思这场战争,它给你怎样的警示和启迪?试结合史实简要说明。
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
(1)诗中所描写的是那一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为什么会发生?
(2)请写出这一历史事件开始和结束的标志。
(3)在这次历史事件中转折性的会议是什么?它带来了什么影响?
(4)在这次“远征”中,红军战士表现出的精神就像一部永恒的史诗,我们应如何继承和发扬呢?
鸦片战争后80年,是中国半殖民地社会逐渐形成的历史,也是中华民族反抗外国侵略、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历史。同时,中国人民在艰苦的环境中,不断进行着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阅读下列年代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请你用史实说明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怎样形成的?
(2)依据中国近代化的探索进程,请分别写出图片A、B、D所反映的重大历史运动名称
(3)为实现革命理想,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建立了什么革命组织?他领导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
帝国主义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通过不平等条约,侵占了中国大片领土,并划分势力范围,直接控制清政府,操纵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同时控制中国的海关,垄断中国的内外交通和对外贸易……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他们还以办学、建教堂、发行报纸、办慈善事业等方式进行文化侵略。这样,帝国主义就从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各方面牢牢控制了中国,成为近代中国灾难和祸害的总根源,也是阻碍中国独立发展的根本原因。
——何沁、罗正楷主编《中国革命史》
请回答:
(1)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如何?
(2)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中对中国危害较为严重的有哪三次?其中,什么战争使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3)为挽救民族危亡,近代中国农民阶级采取了哪些重大政治行动?
(4)从近代中国社会这部屈辱史中,作为一个爱国者,你认识到清政府的本质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司马迁《史记·商鞅列传》
材料二:一天,咸阳城内,一名官员正向围观的人群大声宣读法令:“一、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二、按照在前线杀敌的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相应的耕地、住宅和官职,没有军功就不能享受贵族特权;三、凡是奴隶从事农业生产,多交租锐,免其徭役;四、建立县制,全国划分31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吏管理。”听了这些法令,人群中议论纷纷。不同阶层的人对法令褒贬不一。
材料三:行三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以公战,怯于私斗,乡邑(邑:城市)大治。
请回答:(共12分)
(1)材料一中“卫鞅”指谁?他何时、在何人的支持下进行了变法?
(2)若你是材料二人群中的新兴封建地主,会对法令中的哪项措施表示欢迎?而若你是人群中的奴隶主贵族,会对法令中的哪条措施最为不满?
(3)你认为材料二的法令中哪项对后世影响最大
(4)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鞅变法对秦国有何历史意义?
(5)谈谈商鞅变法对你有何启发?
识读图,回答问题(共8分)
(1)此图反映的是哪个王朝实施的什么政治制度?
(2)其实施的目的是什么?
(3)该制度下的诸侯有什么义务?(2分)
(4)该制度的实行有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