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5月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会见国民党主席朱立伦,共同探讨两岸关系的路应该如何走,回首海峡两岸关系之路,双方首次打破隔绝状态开始于( )
A. | 台湾当局调整"三不"政策,逐步采取一些开放措施 |
B. | 台湾和大陆分别成立海基会和海协会 |
C. | 海协会和海基会就"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 |
D. | 汪辜会谈将"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写入协议 |
有学者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一种贴近现实生活的马克思主义应运而生……它是能够为老百姓带来福祉的现实马克思主义。”“现实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开创者是( )
A.毛泽东 | B.邓小平 | C.江泽民 | D.胡锦涛 |
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一书中写道:“他(指邓小平)把市场经济称作‘一种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强调‘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并要求做到两者的‘内部统一’。直到1992年,他才打破禁忌,公开宣称政府的中心任务就是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材料中邓小平“打破禁忌”的论断()
A.促成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
B.促使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
C.推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 |
D.引导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建国以来,我国基本上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下列哪个属于改革开放以来的法律文献()
A.《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
C.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D.《劳动和社会保障法》 |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这里“转折”的含义是()
A.提出“两个凡是”的方针 |
B.开展真理标准的讨论 |
C.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
D.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
“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邓小平讲这段话的历史场景是在( )
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
C.南巡讲话 | D.中共十二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