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科学史料叙述不正确的是
| A.1828年,德国化学家维勒第一次以无机化合物为原料合成有机化合物尿素 |
| B.1838年,德国化学家李比希提出“基团理论” |
C.1866年,德国化学家凯库勒提出了苯环结构,称为凯库勒式:![]() |
| D.1965年,中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用人工方法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 |
一定温度下,反应N2(g)+3H2(g)
2NH3(g)的反应热和化学平衡常数分别为△H和K, 则相同温度时反应4NH3(g)
2N2(g)+6H2(g)的反应热和化学平衡常数为
| A.2△H和2K | B.-2△H和 K2 |
| C.2△H和-2K | D.-2△H和 K-2 |
在密闭容器中,反应2X(g)+ Y2(g)
2XY(g);△H<0,达到甲平衡。在仅改变某一条件后,达到乙平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图I中,甲、乙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则K1=K2 |
| B.图Ⅱ中,平衡状态甲与乙相比,平衡状态甲的反应物转化率低 |
| C.图Ⅱ中,t时间是增大了压强 |
| D.图Ⅲ是反应分别在甲、乙条件下达到平衡,说明甲温度高于乙 |
对于可逆反应:C(s)+CO2(g)
2CO(g),在一定温度下其平衡常数为K。下列条件的变化中,能使K值发生变化的是
| A.将C(s)的表面积增大 | B.增大体系的压强 |
| C.升高体系的温度 | D.使用合适的催化剂 |
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g)+Y(g)
2Z(g) ΔH<0。如右图表示该反应的速率(v)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t2、t3、t5时刻外界条件有所改变,但都没有改变各物质的初始加入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t2时一定加入了催化剂 | B.t3时减小了压强 |
| C.t5时一定升高了温度 | D.t4~t5时间内转化率最低 |
将固体NH4Br置于密闭容器中,在某温度下,发生下列可逆反应:NH4Br(s)
NH3(g)+HBr(g) 2HBr(g)
Br2(g)+H2(g),2min后,测得c(H2)=0.5mol/L,c(HBr)=4mol/L,若上述反应速率用
(NH3)表示,下列反应速率正确的是
| A.0.5mol/(L·min) | B.2.5 mol/(L·min) |
| C.2 mol/(L·min) | D.5 mol/(L·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