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可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区分直馏汽油和裂化汽油 |
| B.用NaOH、AgNO3两种溶液即可验证溴乙烷中溴元素的存在 |
| C.将铜丝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后,立即伸入无水乙醇中,铜丝恢复成原来的红色 |
| D.蛋白质溶液中分别加入浓HNO3、10 %NaOH溶液、0.1%茚三酮溶液均产生白色沉淀 |
工业合成氨与制备硝酸一般可连续生产,流程如下:
(1)在合成氨的反应中,改变反应条件,会使平衡发生移动。如下图像表示随条件改变,氨气的百分含量的变化趋势。
当横坐标为压强时,变化趋势正确的是(选填字母序号)_________,
当横坐标为温度时,变化趋势正确的是(选填字母序号)。
(2)如图所示三个容积相同的容器①、②、③,若起始温度相同,
分别向三个容器中充入3mol H2和1mol N2,一定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时各容器中NH3物质的百分含量由小到大的顺序为(填容器编号)
有如下化学反应:2A(g)+B(g)
2C(g),△H<0。
(1)若将4 mol A和2 mol B在2 L的容器中混合,经2 s后测得C的浓度为0.6 mol/L,用物质A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s时物质B的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将4 mol A和2 mol B加入体积不变的容器中,一定温度下达到平衡状态,测得气体总物质的量为4.2 mol。此时,混合气体中C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___;若再通入少量B气体,体系中A的物质的量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若要使A的物质的量再达到与原平衡状态相同,可采取的措施有_。(填一种措施即可)
(3)下图是一定条件下该反应过程中,体系内各物质浓度的变化情况。t2时曲线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在t4时将B的浓度增大0.l mol·L-1,在t5时刻到达新平衡。请在图中画出各物质浓度的变化情况。
某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的气体A和B,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A(g)+xB(g)
2C(g),达到平衡后,只改变反应的一个条件,测得容器中物质的浓度、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30min时降低温度,40min时升高温度 |
| B.8min前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8mol/(L·min) |
| C.反应方程式中的x=1,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
| D.20min~40min间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没有变化 |
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aA(g)
bB(g)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大一倍,当达到新的平衡时B的浓度是原来的60%,则
| A.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了 | B.物质A的转化率减小了 |
| C.物质B的体积分数增加了 | D.a>b |
在气相条件下(T="500" K),有相同体积的甲、乙两容器,甲容器充入1 g SO2、l gO2,乙容器充入2 g SO2、2g O2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速率:乙>甲 | B.平衡后SO2的浓度:乙>甲 |
| C.SO2转化率:乙<甲 | D.平衡后O2的体积分数:乙>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