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静录制的纪录片“苍穹之下”使人们对雾霾有了更清晰的认识.“霾”是指大量烟、尘等微粒悬浮空中而形成的空气浑浊现象,它和“雾”一起称为“雾霾”.有关雾和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雾是液化现象引起的,液化过程中要吸收热量 |
B.霾是扩散现象引起的,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结果 |
C.汽油燃烧将内能转化成化学能,燃烧不充分排出的尾气是造成霾的原因之一 |
D.电能清洁无污染,因此电动汽车的开发利用将有效减少霾的产生 |
著名的“木桶理论”:是指用木桶来装水,如图若制作木桶的木板参差不齐,那么它能盛下水的容量,不是由这个木桶中最长的木板来决定的,而是由最短的木板来决定,所以它又被称为“短板效应”.那么决定木桶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大小的是
A.木桶的粗细 | B.木桶的轻重 |
C.最短的一块木板 | D.最长的一块木板 |
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有时需要增大压强,有时需要减小压强,在图所示的事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取一片金属箔做成中空的桶,它可以漂浮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如果将此金属箔揉成团,它会沉入水底。比较上述两种情况,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金属箔漂浮时受到的重力比它沉底时受到的重力小 |
B.金属箔漂浮时受到的浮力比它沉底时受到的浮力大 |
C.金属箔沉底时排开水的体积比它漂浮时排开水的体积大 |
D.金属箔沉底时受到的浮力等于它的重力 |
如图所示,在一只不计重力和厚度的塑料袋中装入大半袋水,用弹簧测力计钩住并将其慢慢浸入水中,直至塑料袋中的水面与容器中的水面相平.此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A.逐渐减小到零 |
B.先减小后增大 |
C.始终保持不变 |
D.逐渐增大 |
下列事件中,不是利用浮力工作的是
A.磁悬浮列车 | B.轮船 | C.热气球 | D.密度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