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书记载,南宋杭州城“自大内和宁门外,新路南北,早间珠玉珍异及花果时新、海鲜、野味、奇器、天下所无者,悉集于此,以致朝天门、清河坊、官巷……食物店铺,人烟浩穰。其夜市……扑卖奇巧器皿、百色物件,与日间无异。”这反映了当时该城( )
| A.商业活动只在白天进行 |
| B.商业活动受时间和空间限制较小 |
| C.售卖的商品种类单一 |
| D.售卖的商品主要满足皇室需要 |
有人针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在西欧实行的重要政策评论道:“阻止共产党人的可能是面包和选票,而不是子弹。”下列最能体现此观点的是
| A.推行杜鲁门主义 | B.实施马歇尔计划 |
| C.建立北约组织 | D.朝鲜战争 |
20世纪初,美国华尔街开始流行一个段子:老师问学生:是谁创造了世界?学生回答:是上帝在公元前4004年创造了世界。但在1901年,世界又被摩根先生重组了一回。摩根是美国著名财团的创始人,对该材料最准确的理解是
| A.反映了上帝创世说 | B.肯定了摩根先生的功绩 |
| C.体现了大企业时代资本的深刻影响 | D.强调了美国的世界地位 |
下表选自库钦斯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史研究》一书。阅读下列数据信息,它主要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1820~1870年英国占世界工业和贸易的比重(%)
| 年份 |
占世界工业的比重 |
占世界贸易的比重 |
| 1820 |
50 |
27 |
| 1840 |
45 |
25 |
| 1850 |
39 |
22 |
| 1860 |
36 |
—— |
| 1870 |
32 |
25 |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B.英国确立了世界工厂的地位
C.英国丧失了贸易中心地位D.英国主导了两次工业革命
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创新措施是,将印度的棉织品介绍给欧洲。1619年—1625年,运往欧洲的棉布为22.15万匹。到17世纪末,这项贸易直线上升。棉织品不仅比毛纺织品轻,而且便宜……,这是一种销售范围很广、需求量很大的商品,它足以带动一场工业革命。这一材料主要说明
| A.殖民掠夺引发工业革命 | B.资本流动带动工业革命 |
| C.市场需求刺激技术革命 | D.经济发展要求工业革命 |
马克思说:“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化、对殖民地的贸易、交换手段和一般商品的增加,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这些“革命因素的发展”的最重要的作用是
| A.欧洲出现了“价格革命”和“商业革命” | B.促进了欧洲向近代社会的转型 |
| C.推动了工业革命的持续发展 | D.初步形成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