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邓小平同志说,“除现在的特区之外,可以考虑再开放几个港口城市……这些地方不叫特区,但可以实行特区的某些政策”。由此做出的决策是( )
A.设立海南岛经济特区 |
B.开放天津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 |
C.开发开放浦东地区 |
D.环渤海湾被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
民国时期,在社交礼仪上逐渐用西方的握手、鞠躬取代跪拜礼;在称呼上用“先生”“同志”取代“老爷”、“大人”,这一变化在本质上体现了
A.近代化的历史趋势 | B.民主共和的平等精神 |
C.西学的中国的发展 | D.“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从大脚到多变:中国百年间女人美丽标准的变迁》这一文章介绍了中国女人美丽标准的变化轨迹。1900—1919年女人美丽标准出现变化的原因是
时间 |
标准 |
1900—1909年 |
会说洋话的大脚女人 |
1910—1919年 |
敢于追求婚姻自由的女人 |
①西方文化的传入
②资产阶级政治运动的影响
③新文化运动引起人们社会观念的变化
④留学教育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⑤
妇女的社会地位大大提高,成为国家的主人
A.①②④ | B.①②③④ | C.②③④⑤ | D.①②③ |
戊戌变法运动时期,社会上流传一首打油诗:“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裁做短衣裳。脚跟形势先融化,说道莲钩六寸长。”这反映了
A.新服饰走向中下层民众 | B.不缠足运动风糜全社会 |
C.结辫陋习被彻底革除 | D.社会风俗改革之风悄然兴起 |
1927年12月1日,蒋介石与宋美龄在上海举行婚礼,右图是当时婚礼的照片。从这张照片当中我们可以看出
①当时的中国社会已经有人已经开始穿西装礼服
②当时中国已经出现了西化的“文明婚礼”
③中国社会已经彻底摒弃传统婚礼
④当时中国的高官显贵都不愿意穿长衫、旗袍
A.①②③ | B.①② | C.②③ | D.①④ |
中国传统饮食十分丰富。19世纪中后期,在沿海主要城市开始出现西餐,吃西餐成为当时有钱人的一种时尚。这主要是因为
A.伴随着民族工业的发展,吃西餐成为资产阶级的生活追求 |
B.鸦片战争后,通商口岸的开放,西方文化随之传人 |
C.西方殖民者涌人中国,实行同化政策 |
D.对中国人来说西餐比中餐更有吸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