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我国历代都重视加强水利建设。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必须社会地控制自然力,善于利用它,并依人手的劳作,大规模地占有它或驯服它。这种必要在产业史上,有最决定的作用。”
——《资本论》第1卷
(1)战国、东汉时期的中国统治者在“控制自然力”方面是非常重视水利事业。结合所学知识各举一例并分析其历史作用。
材料二 唐朝水利工程建设(单位:个)

地区
关内道
河南道
河东道
河北道
陇右道
山南道
淮南道
江南道
剑南道
岭南道
共计
前期
11
20
16
54
1
5
4
22
27
3
163
 
 
 
 
 
 
 
 
 
 
 
 
后期
13
7
2
3
1
6
13
49
4
3
101

 
注:道:唐朝地方行政单位。统计资料来源于《新唐书》、《元和志》、《通典·州郡典》、《括地志》中有年代记载的水利建设项目。
(2)根据材料二,分析唐朝水利工程建设的特点。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爱因斯坦的主要科学成就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文化是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同时又影响着社会政治和经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历史中,儒学一直在发展与创新。唐代韩愈以周公、孔子的继承者自居,排斥佛、道,鄙薄汉代以来的儒学,认为周公、孔子之道在孟子之后已经断绝。他在《原道》中说:“吾所谓道也,非向(先前)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他的这一主张被宋代儒者接受并发扬。当代学者认为韩愈开了宋代“新儒学”的先河。
——摘编自卞孝萱等《韩愈评传》
材料二 城市与生活材料二生活与观念

材料三 中国社会,论其大传统,一向重道义,轻功利……但在近代,急剧转变,争慕西化,竞求富强。
——钱穆《中国历史上的传统政治》
材料四“群聊”
QQ群是腾讯公司推出的多人聊天交流的一个公众平台。QQ群的理念是群聚精彩,共享盛世。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汉代儒学与孔孟儒学的不同之处.
(2)分析说明材料二所反映的历史现象与宋代理学兴起和发展之间的联系。若进一步探究宋代理学兴起和发展的原因,你认为还需要补充什么材料?举一例说明。
(3)依据材料三,指出中国社会“大传统”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争慕西化,竞求富强”的原因。(6分)
(4)材料四中“群聊”时代到来的条件有哪些?(3分)你认为“群聊”的交往方式对社会人际关系的发展有何影响?(2分)

阅读下列材料:【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太平洋战争期间日军兵力分配表(22分)

战争爆发时
1942年
日本投降时
中国战场
太平洋战场
东南亚
中国战场、
太平洋、印度洋
中国战场(不含东北)
东南亚、太平洋
35个师团
10个师团
7个师团
37个师团
15个师团
111万多人
不到10.9万人

材料二在如何看待中国战场问题上,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如果中国屈服,会有多少日本军队脱身出来?那些军队会干什么呢?会占领澳大利亚,占领印度,会像摘熟梅子一样轻而易举地占领中东……那将是日本和纳粹的大规模钳形攻势,在近东某处会合,完全切断俄国同外界的联系,瓜分埃及,切断经过地中海的所有交通线,难道不会是这样吗?”
材料三
二战时期中美英三国经济损失、人员伤亡情况

中国
美国
英国
伤亡
死亡
直接经济损失
间接经济损失
死亡
死亡
3500万人
2000多万人
62亿美元
5000亿美元
40.5万人
37.5万人

——以上材料均选自《世界近代现代史资料》
(1)依据材料一,可以得出什么结论?(4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罗斯福假设的结局,这一结局没有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2分)
(3)结合材料一、二、三,简要评价中国的抗日战争。(6分)

阅读下列材料:【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8分)
材料一: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萨尔矿区交给法国开采,萨尔区由国际联盟代管15年;确定德波边界,把原来属于波兰的一些地区仍留给德国。总的来说,德国失去了原来领土的1/8,同时却保留下了10万平方千米历来属于波兰的领土。德国的领土缩小了很多,但却成功地避免了肢解,完整地保留了下来。
材料二:除中国外,缔约各国协定:一、新生中国主权的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二、给予中国完全无碍之机会,以发展并维持一有力巩固之政府;三、施用各种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四、不得因中国状况,乘机营谋特别权利,而减少友邦人民之权利,并不得奖许有害友邦安全之举动。
请回答下列下列问题:
(1)材料一指的是什么条约哪方面的内容?是什么会议通过的?主要确立了哪些地方的统治秩序?(6分)
(2)材料二指的是什么条约?它是在哪一次会议上通过的?主要确立了什么地方的统治秩序?(6分)
(3)思考这两次会议之间有什么联系?这两次会议的实质是什么?它对世界历史有何重要影响?(6分)

阅读下列材料:【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
宋人话本中很多故事涉及王安石变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王安石微服赴江宁,遇一老妪喂鸡豕,唤“啰,啰,啰,王安石来!”鸡豕俱来就食。问其故,老妪曰:自王安石为相公,立新法扰民。妾孀居二十年,也要出免役、助役等钱,钱既出而差役如故。妾本以桑麻为业,……今桑麻失利,只得蓄猪养鸡,等候吏胥里保来征役钱,或准与他,或烹来款待他,自家不曾尝一块肉。故此民间怨恨新法,入于骨髓。
——据《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
(1)据材料,概括说明王安石变法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
(2)研究王安石变法时,你如何看待宋人话本的史料价值。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苏格拉底认为,我们必须考察是否应当这样做,我这个人只听从那经过反思后在我看来是最好的论点,这被看做是“理性主义的宣言书”。他主张通过一问一答的方式考查一切已有见解,直至确立公认的真理。
材料二在“光荣革命”到来之前,一个伟大的人发现了解释自然现象的钥匙。人类的各门知识都可以分解为有理性的人能够发现的定律……人们觉得,理性也能打开人类事务之门。随后,洛克发表《政府论》,他指出:政治权力是每个人交给社会的自然状态中所有的权力,由社会委托给统治者,用来为他们谋福利和保护他们的财产。当统治者滥用权力,破坏而不是保护人民财产的时候,人民可以反抗甚至推翻它。
——据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等编写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段材料对于“理性”在认识对象和认识的方法等方面理解的差异。
(2)根据材料二概括洛克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主张的影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