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搜集了荣氏企业发展的一些史料,来探究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其中将时代环境与发展状况对应错误的同学是( )
|
发展状况 |
时代环境 |
甲同学 |
1900年创办保兴面粉厂 |
甲午战后列强争相对华资本输出 |
乙同学 |
1915年创办申新纱厂 |
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
丙同学 |
1917年并购日资纱厂 |
人民群众开展了抵制洋货运动 |
丁同学 |
1936年面粉厂增加到12家 |
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
A.甲同学 B.乙同学
C.丙同学 D.丁同学
“盖欲除满清之藩篱,必去满洲之形状,举此累赘恶浊烦恼之物,一朝而除去之,而后彼之政治乃可得而尽革也。”对材料信息归纳最为完整准确的是( )
A.国民政府颁布剪辫易服法令 | B.当时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
C.风俗变革具有政治色彩 | D.维新变法主张断发易服 |
在《春天的故事》里有这样一句歌词:“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与这段歌词密切相关的历史史实是()
A.经济体制改革由农村向城市扩展 |
B.邓小平南方谈话 |
C.确立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的方针 |
D.决定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
发生于20世纪九十年代初,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的重要史实是( )
A.设立深圳等经济特区 | B.设立沿海经济开放区 |
C.划定海南岛为经济特区 | D.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
观察下列图表,图中数据变化表明()
A.我国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 |
B.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 |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结果 |
D.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确立 |
民营的最大工业棉纱业和面粉业都衰退了,1947年棉纱产量只有1936年的66.2%,面粉产量比战前跌落一半。两者均受原料不足的影响,棉纱又受官营厂的排挤,面粉则又受美麦、美面的冲击。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造成以上现象的原因是( )
①美国商品的涌入②国民政府的恶性通货膨胀政策
③官僚资本的压迫④日本的侵略破坏
A.①②③ | B.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