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列纺织业发展的情形与朝代对应正确的有(    )
①丝绸行销欧洲,中国始有“丝国”之称一汉代
②缂丝技术出现——唐朝
③松江成为全国的棉纺织业中心——元明
④棉布成为广大民众的主要衣料—一明代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电视的起源与发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中写到:"康有为以为望变法于朝廷,其事颇难。然各国之革政,未有不从国民而起者,故欲倡之于下,以唤起国民之议论,振刷国民之精神,使厚蓄其力,以待他日之用。"这说明()

A.

康梁意识到启发民智的重要

B.

戊戌变法没有借鉴外国经验

C.

康梁认为变法不能依靠朝廷

D.

戊戌变法是发展民众的运动

下图是据有关资料绘制的汉唐间安徽境内水利兴修统计示意图。它反映了这一时期()

A. 安徽农业生产居全国领先水平
B. 安徽农业生产总体呈发展态势
C. 长江流域为农业生产重要区域
D. 我们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

他提出了一条新的美学原则:对照,他认为:“丑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丑怪藏在崇高背后,美与丑并存,光明与黑暗相关。”他将这一原则贯穿到其作品中,他及其作品是(  )

A.维克多·雨果《巴黎圣母院》 B.罗曼·罗兰《约翰·克利斯朵夫》
C.查尔斯·锹更斯《大卫·科波菲尔》 D.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这个画派的画家摒弃了传统的光影、透视和平面表现等技巧,另辟蹊径,仅以几何图形来构筑意象。”与这句话的理念一致的说法是()

A.“恰似一地打碎了的玻璃” B.“光是画中的主角”
C.“如实地表现我所生活的时代的风俗和思想面貌” D.“我不爱理性的绘画”

1958年3月13日的《光明日报》上有这样一段文字:“资产阶级的哲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已经完全破产。它对我们只有一个用处,就是当作毒草来研究,以便使我们有个反面的教员,使我们学会认识毒草,并把毒草锄掉变为肥料。”这反映出()

A.“双百”方针受到干扰和损害 B.建设社会主义需要强化阶级斗争
C.“右倾”错误影响到科学文化发展 D.批判“毒草”是当时政治发展的需要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