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到:“中国近代产业工人的人数,辛亥革命前不过50~60万人,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达到了200万人。”通过产业工人人数的变化,可以窥见( )
| A.清末洋务运动的足迹 |
| B.20世纪初期工人的觉醒 |
| C.一战时期世界局势的动荡 |
| D.民国初年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
范仲淹在任陕西经略副使时写下《渔家傲》词:“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当时他正统率军队进行着战争,该战争是
| A.北宋与辽之战 | B.北宋与西夏之战 | C.北宋与金之战 | D.南宋与金之战 |
以“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精神,对官僚和大地主特权加以限制的改革是
| A.汉武帝改革 | B.北魏孝文帝改革 | C.唐代“两税法”改革 | D.宋代王安石变法 |
历史学家陈寅恪指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下列史实可以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①完善科举程序②创立行省制度③强化文化政治④世俗文学兴起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某生分析下图表5,得出了四项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北宋赋税结构变化表 ——图表5
| 农业税(万贯) |
非农业税(万贯) |
农业税:非农业税 |
|
| 至道末年(997年) |
2408.1 |
1567.7 |
60:40 |
| 天禧末年(1021年) |
2641.2 |
3874.0 |
40:60 |
| 厢宁十年(1077年) |
2021.3 |
5117.2 |
28:72 |
①农业税的消长反映农业生产削弱的趋向②非农业税的增长反映工商业的发展 ③政府财政收入越来越倚仗于非农业税④重农抑商政策日益势微
| A.①②③ | B.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宋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的局面。这反映出
| A.宰相职权范围扩大 | B.专制皇权达到顶峰 |
| C.君权对相权的制约 | D.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