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回答下列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有关的问题:
(1)在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采用的实验方法是        。采用该实验方法可判断进入细菌体内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具体是用32P标记__________________,用35S标记__________________。(每空1分)
(2)若要大量制备用35S标记的噬菌体,需先用35S的培养基培养         ,再用噬菌体去感染                
(3)上述实验中,    (填“能”或“不能”)用15N来标记噬菌体的DNA理由是                                
(4)用32P标记一噬菌体,让此噬菌体去侵染含31P的细菌,待细菌解体后,检测到有128个噬菌体放出,则所释放出的噬菌体中,含32P的噬菌体与含31P的噬菌体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
(5)由细菌提供的复制噬菌体自身DNA必需具备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
(6)新合成的噬菌体的DNA与蛋白质外壳,组装出很多与亲代一模一样的子代噬菌体,其遗传情况__________________(填是或不)符合孟德尔的遗传规律。
(7)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图是体育运动对学习记忆的促进作用与蛋白质类神经营养因子(BDNF)关系的部分图解.请据图回答问题:

(1)突触小泡中的b物质是 ,该物质通过 方式进入突触间隙.
(2)运动应激能促进a过程,a过程是指BDNF基因的
(3)请画出b物质与AMPA结合后兴奋传导至d处时,d处细胞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_______________.
(4)据图可知,BDNF具有 和激活突触后膜上相应受体的作用,从而促进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若向大鼠脑室内注射抗BDNF的抗体,将导致突触间隙内b物质的含量 (填“增加”/“不变”/“减少”).
(5)图中c是突触蛋白,它在海马区的密度和分布可间接反映突触的数量和分布情况.有实验表明,水迷宫训练后大鼠海马区突触蛋白表达明显增强,大鼠学习记忆受损后突触蛋白表达水平下降.由此推测,长期记忆可能与 的建立有关.

科学家在研究果蝇时,发现果蝇的眼色中有红色、杏红色、白色三种表现型,身色有黄身、黑身两种表现型。
(1)若某果蝇在精子形成过程中,因为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未分离,受精后形成了一只染色体组成为XXY果蝇,则该果蝇如果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则可形成 种染色体不同的配子。
(2)若有人将两只果蝇杂交,获得了l00个体。其表现型为37只黄身杏红眼;19只黄身白眼;18只黄身红眼;13只黑身杏红眼;7只黑身红眼;6只黑身白眼。
①下列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 )?(多选)

A.两亲本个体都是杂合体
B.两亲本的表现型是黄身杏红眼
C.就眼色来说,杏红眼与白眼都是纯合体
D.身色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眼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②若该人进行的杂交实验果蝇所产红眼果蝇胚胎致死,则理论上亲代两只果蝇杂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为
(3)若已知黄身是位于X染色体上显性性状,有人进行实验让纯合黄身雌果蝇和黑身雄果蝇杂交,F1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得F2,再让F2代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得F3,则F3代中雌蝇的表现型及比例
(4)若控制眼色的基因由两对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其中A_BB为红眼,A_Bb为杏红眼,其它基因型均表现白眼,现有AaBb两只雌雄果蝇杂交,所产生F1代果蝇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若再让F1代中杏红眼的个体自由交配,则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为研究种植密度较高的玉米田中去叶对单株和群体产量的影响,研究者选取开花后3天的植株进行处理,从顶部去除不同数量叶片,每隔13天测定穗位叶的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代表单株产量),同时在一定面积的样方中测定群体光合速率(代表群体产量),结果如图,图3为正常玉米幼苗的光合速率、呼吸速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图。(备注:穗位叶位于植株中下部,其生长状况直接影响玉米籽粒中有机物的积累量)


(1)由图1可知,去叶13天测定时,穗位叶的叶绿素含量随着 而增大。本实验中穗位叶的叶绿素含量始终高于空白对照组的处理为
(2)由图2可知,随顶部去除叶片数量增加,单株的光合速率持续增加,原因可能是穗位叶获得的
更充足。
(3)综合上述,结果可推测,种植密度较高的玉米田中,采取 可使玉米单株光合速率和群体光合速率增长趋势一致。
(4)图3的A点时叶肉细胞中O2的移动方向是 。温室栽培该植物,为获得最大经济效益,应控制的最低温度为 ℃。图中 点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是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的两倍。

如图为某家族甲、乙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甲遗传病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乙遗传病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这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已知Ⅲ-4携带甲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但不携带乙遗传病的致病基因,正常人群中甲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为4%。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病的遗传方式是 ,乙病的遗传方式是
(2)Ⅱ-2的基因型为 ,Ⅲ-3的基因型为
(3)若Ⅲ-3和Ⅲ-4再生一个孩子,患一种病的概率是 ,患两种病、且是男孩的概率是
(4)若Ⅲ-3和Ⅲ-4再生一个女儿患有甲病,则Ⅳ1与一个正常男性结婚,则他们生一个患甲病男孩的概率是

下图是DNA复制的有关图示,A→B→C表示大肠杆菌的DNA复制,D→F表示哺乳动物的DNA分子复制片段,图中黑点表示复制起点,“→”表示复制方向,“”表示时间顺序。

(1)若A中含有48502个碱基对,子链延伸速度是105个碱基对/分,则此DNA分子复制约需30s,而实际上只需约16s,根据A~C图分析,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2)哺乳动物的DNA分子展开可达2m之长,若按A~C图的方式复制,至少8h,而实际上约6h左右,根据D~F图分析,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F图均有以下特点:延伸的子链紧跟着解旋酶,这说明DNA分子复制是________。
(4)C图与A图,F图与D图相同,C图、F图能被如此准确地复制出来,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两点)。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