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或结论的描述正确的是
A.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 |
B.氢氧化钠固体不能放在纸上、也不能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盘上称量,可放在烧杯中称量 |
C.稀释浓硫酸:将水沿烧杯壁慢慢倒入盛有浓硫酸的烧杯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
D.棉线和羊毛线灼烧时,都有烧焦羽毛气味 |
化学上研究任何一种物质的性质,都必须取用纯净物。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A.不锈钢 | B.干冰 | C.碘酒 | D.石灰石 |
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某同学向10g含钾元素39%的氯酸钾和氯化钾的混合物中加入3g二氧化锰固体,加热到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则实验过程中产生氧气的质量为
A.2.55g | B.3.2g | C.1.6g | D.7g |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
物质 |
杂质 |
试剂 |
操作方法 |
|
A |
![]() |
![]() |
硝酸钡溶液 |
加水溶解,再加适量硝酸钡溶液,过滤,将滤液蒸发结晶 |
B |
![]() |
![]() |
![]() |
干燥 |
C |
![]() |
![]() |
过量![]() |
过滤 |
D |
![]() |
石灰石 |
无 |
高温煅烧 |
A.AB.B C.CD.D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20℃甲、乙的饱和溶液(溶液中无晶体)升温到40℃,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
B.甲中含有少量乙,可用冷却的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 |
C.t℃时,60g丙完全溶解可配制出160g丙的饱和溶液 |
D.40℃时,甲、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时,析出晶体的质量一定不相等 |
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合理的是
选项 |
需区分的物质 |
方法一 |
方法二 |
A |
硝铵和碳铵 |
取样加入熟石灰研磨 |
闻气味 |
B |
空气和呼出的气体 |
带火星的木条 |
加入澄清石灰水,振荡 |
C |
生石灰和烧碱 |
加适量水溶解后测温度 |
加水溶解后,再加硫酸铜溶液 |
D |
18K黄金和黄金 |
分别滴加硝酸银溶液 |
加热后观察颜色 |
A.A B.BC.C 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