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甲物质在45℃时的溶解度为 ;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时温度是 ;要使乙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应 (填“升高”或“降低”)温度;常压下,CO2 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应类似于 (填“甲”或“乙”)曲线。
溶解度是物质溶解性的定量表示,溶解度曲线可表示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是物质。
(2)若甲物质中混有少量的乙物质,提纯甲物质最好采取的方法是(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
(3)t2℃时,乙物质的溶解度为g;t2℃时,若将30g乙物质加入到50g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计算结果精确到0.1%)。
(4)将t1℃的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均无固体物质剩余)升温到t2℃时,所得甲物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乙物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填“大于”“小于”“等于”之一)。
春暖花开,正是踏青游玩的好时节。同学们自发组织到郊外游玩、野炊。他们携带了铁锅、食盐、食醋、面条、西红柿、去污粉(有效成份为碳酸钠)等必备物品。
(1)同学们在游玩时常闻到花香的气味,从微观角度解释原因:。
(2)在携带物品过程中,小刚同学不慎将装食盐、去污粉的瓶子混淆了。有的同学建议,用所携带物品中的(填名称)就可以将它们区分开来。
(3)野炊时,小明生火后,小心地调节铁锅到合适的高度,他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避免铁锅被烤坏 B.使用外焰加热 C.避免做汤时溅出
(4)野炊结束时,小辉用干布抹去铁锅表面的水珠。他这样做的目的是。
丙三醇(其化学式为C3H803)是无色、味甜、粘稠的液体,俗称甘油。甘油极易氧化,热稳定性好。在造纸、化妆品、照相、印刷、金属加工和橡胶等工业中都有着广泛的用途。请根据以上信息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从物质分类:丙三醇属于(填“纯净物”、“混合物”、“氧化物”、“有机物”中的两项)。
(2)从分子构成:丙三醇中氧、氢原子个数比(填最简整数比)。
(3)从物质组成:丙三醇中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是。
(4)从物质性质:丙三醇的物理性质是(写一条即可)。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现有氧气、氢气、盐酸、氢氧化钠、硝酸钾、氧化铁六种物质。请按要求用化学式填空:
(1)理想的清洁能源;
(2)胃酸的主要成分;
(3)铁锈的主要成分;
(4)可作复合肥料的盐。
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请根据下列实验图示回答相关问题:
(1)A实验中,烧杯③的作用分别是。
(2)B实验中,硬质玻璃管中的现象是;装置末端酒精灯的作用是。
(3)实验C中探究出的结论是。
(4)D实验中,若要除去粗盐中难溶性的杂质,其正确操作步骤为(填序号),步骤⑤中玻璃棒的作用是;若按照②③①的步骤配制50g l6%的氯化钠溶液,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填“偏小”或“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