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蓄电池的工作原理为:Pb+PbO2+2H2SO4 2PbSO4+2H2O,研读下图,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K闭合时,d电极反应式:PbSO4+2H2O-2e-===PbO2+4H++SO42- |
B.当电路中转移0.2 mol电子时,Ⅰ中消耗的H2SO4为0.2 mol |
C.K闭合时,Ⅱ中SO42-向c电极迁移 |
D.K闭合一段时间后,Ⅱ可单独作为原电池,d电极为正极 |
在下列条件下,能大量共存的微粒组是
化学式 |
电离常数(25℃) |
HClO |
Ki=3.0ⅹ10-8 |
H2CO3 |
Ki1=4.3ⅹ10-7 Ki2=5.6ⅹ10-11 |
A.c(H+)=1×10-14mol/L的溶液:K+、Na+、AlO2-、S2O32-
B.上表提供的数据下:HClO 、HCO3-、ClO-、CO32-
C.能与Al反应生成H2的溶液:NH4+、Ca2+、NO3-、I-
D.中性的溶液中:CO32-、Na+、SO42-、AlO2-
实验表明:将氯水滴加到一张蓝色石蕊试纸上,试纸上会出现如图所示的半径慢慢扩大的内外两个圆环,且两环颜色不同,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此实验表明氯水具有酸性、漂白性 |
B.内环呈白色外环呈红色或浅红色 |
C.内外环上颜色的差异表明此变化过程中,中和反应比氧化还原反应快 |
D.氯水中形成次氯酸的反应中还原产物是HClO |
室温时,关于溶液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将相同体积的pH=3硫酸和pH=11一元碱BOH溶液混合,所得溶液可能为中性也可能为酸性 |
B.水电离出来的c(H+)=10-13mol/L的溶液中K+、Cl-、NO3-、I-一定能大量存在 |
C.往0.1mol/LCH3COOH溶液中通人少量HCl,醋酸的电离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且溶液中![]() |
D.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溶液:①H2CO3②Na2CO3③NaHCO3④(NH4)2CO3⑤NH4HCO3中c(CO32-)的大小关系为:②>④>③>⑤>① |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 |
现象 |
结论 |
A |
向某溶液中先滴加硝酸酸化,再滴加BaCl2溶液 |
有白色沉淀生成 |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Ag+ |
B |
向AgNO3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 |
溶液澄清 |
Ag+与NH3∙H2O能大量共存 |
C |
用石墨作电极电解MgSO4溶液 |
某电极附近有白色沉淀生成 |
该电极为阳极 |
D |
将KI和FeCl3溶液在试管中混合后,加入CCl4,振荡,静置 |
下层溶液显紫红色 |
氧化性:Fe3+>I2 |
高铁酸盐在能源环保领域有广泛用途。用镍(Ni)、铁作电极电解浓NaOH溶液制备高铁酸钠(Na2FeO4)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铁是阳极,电极反应为Fe-2e-+2OH-![]() |
B.电解一段时间后,镍电极附近溶液的pH减小 |
C.每制得1mol Na2FeO4,理论上可以产生67.2L气体 |
D.若离子交换膜为阴离子交换膜,则电解结束后左侧溶液中含有FeO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