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不同的容器中,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合成氨N2 + 3H2 2NH3的反应,根据下列在相同时间内测定的结果判断,生成氨的速率最快的是
A.v(H2)="0.1" mol/(L·min) | B.v(NH3)="0.3" mol/(L·min) |
C.v(N2)="0.2" mol/(L·min) | D.v(N2)="0.1" mol/(L·min) |
酸碱恰好完全中和时()
A.酸与碱的物质的量一定相等 |
B.溶液呈中性 |
C.酸与碱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
D.酸所能提供的H+与碱所能提供的OH-的物质的量相等 |
下列各组离子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加入铝粉只有氢气产生的溶液中:Na+、SO42-、NO3-、Mg2+、 |
B.滴加石蕊试液显红色的溶液中:Fe3+、NH4+、Cl-、SCN- |
C.在0.1mol/L的NaHSO4溶液中:NH4+、Na+、Al3+、Cu2+、NO3- |
D.在0.1mol/L的NaHCO3溶液中K+、Al3+、Fe3+、NO3- |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1 mol碳烯(∶CH2)所含电子总数为8NA |
B.在标准状况下,V L水中含有的氧原子个数为![]() |
C.常温时,1 L pH = 1的水溶液中水合氢离子数为0.1 NA |
D.1 mol OH –在电解过程中被氧化,提供电子的数目为NA |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5.6gFe 与足量的氯气反应时失去的电子数目为0.2NA |
B.0.1molN5+离子中所含的电子数为3.4NA |
C.1 L0.2mol/L氯化钡溶液中含氯离子的数目为0.4NA |
D.在标准状况下,11.2LSO3所含原子数目大于2NA |
下列各组溶液,不用其它试剂。就可以将它们区别开的是( )
A.盐酸氢氧化钠碳酸钠硫酸钠 |
B.盐酸硝酸铵氢氧化钠硝酸钠 |
C.氢氧化钠硝酸镁碳酸钠 硫酸氢钠 |
D.氯化钡硫酸钠氯化钙 硝酸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