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评价某次会议:"虽然过去我们已经进行了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但是我们仍然有足够的理由说,这是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开端。"这次会议是( )
A. | 中共七大 | B. |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C. | 中共十五大 | D.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
请仔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二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
材料三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1)以上材料分别出自中国近代史上的三个不平等条约,请写出它们的名称。
(2)材料三中的条约是在哪次战争后签订的?条约签订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结合以上的史料,说说你的感悟。
陕北民歌《山丹丹花开红艳艳》中唱道“一道道的那个山来哟一道道水,咱们中央红军到陕北……”这里的陕北具体指:()
A.遵义 | B.吴起镇 |
C.会宁 | D.瑞金 |
中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是:()
A.中央革命根据地 |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
C.洪湖革命根据地 | D.闽浙赣革命根据地 |
“一从霹雳响南昌,玉帝心惊背脊凉。玉斧频挥削铁柱,黎民拭目待霞光”。 这首诗盛赞的事件与下面哪幅图关系最密切()
对联是我国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艺术形式,其内容常具有明显的时代气息。“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怕死勿入斯门”这副对联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A.辛亥革命 | B.五四运动 |
C.黄埔军校建立 | D.北伐战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