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大分裂时期,王朝更替,政权分立,江南得到开发,北方民族融合,这些都孕育着国家统一的因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三国鼎立示意图
材料二 东晋政府对待侨流的政策:建立侨郡县,承认流人为侨人,给予侨民以持白籍、免除税役的权利。到梁代,(姑孰)附近已是“良畴美柘,畦畎相望,连宇高甍,阡陌如绣 ”。一派田美土肥之象了。
——万绳楠《江东侨郡县的建立与经济的开发》[J].中国史研究,1992年
材料三 北魏孝文帝曾说:“国家兴自北土,移居平城,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崤函帝宅,河洛(今洛阳一带)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移风易俗,信为甚难。”
——《魏书•任城王传》
请回答:
(1)哪一战役奠定了材料一中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基础?孙权建立了图示中哪个政权?(写字母)结束三国鼎立局面,实现短暂统一的是哪一朝代?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田美土肥之象”出现的主要原因。这一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古代经济格局产生了怎样的深远影响?
(3)材料三反映了孝文帝为学习汉族先进文化而采取了什么重要举措?举一例说明“移风易俗”的具体表现。孝文帝的这些改革措施产生了怎样的历史作用?
(4)根据上述三则材料,归纳推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最终走向统一的因素。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材料二
原姓氏 |
新姓氏 |
拓跋 |
元 |
丘穆棱 |
穆 |
步六孤 |
陆 |
(1)材料一是谁说的话?根据你的判断,他是哪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2)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有什么活动?其中有关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的内容是哪一项?
(3)材料二是谁改革的内容?反映的是哪一项改革的措施?
(4)这两次改革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5)改革对当今社会有何现实意义?
融入情境,探究问题。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秦汉时期是中华民族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时期。某校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围绕这一主题设计了一个展览板块,请结合所学知识,探究问题。
展览板块:体验历史上的民族关系
(一)秦朝
秦朝秦始皇时,大将大举反击匈奴,夺取河套地区;后又修筑用来抵御匈奴,它西起,东到。
(二)汉朝
(1)汉朝汉武帝时,大将、打破匈奴,夺取了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
(2)据上图回答问题:a.出使西域开通了中西交往的通道。后来,汉朝设立,对西域进行政治、军事管理。
b.这条“中西交往的通道”在历史上被称为,起点在。
c .从起点出发,这条路所经之处的先后顺序是()
① 河西走廊② 新疆境内
③ 欧洲④ 西亚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③ |
C.①③④② | D.④③①② |
d.这条路的开通有什么重要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1)
材料一:现代著名史学家郭沫若说:“书籍被烧残,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材料二:“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董仲舒《天人三策》
(1)材料一中“致命打击”指的是哪一事件?这件事是谁制造的?“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又是指什么历史现象?
(2) 据材料二判断,董仲舒属于春秋战国形成的哪一思想学派?该学派的创始人是谁?其思想主要是什么?
(3)在材料中,董仲舒提出了什么重要思想主张?这一思想主张被哪一封建皇帝采纳?
(4)秦始皇和汉武帝两位皇帝对儒家学说采取的措施虽然不同,但其根本目的确实相同的,其根本目的是什么?
(5)儒家思想作为中国社会的传统思想,仍然在影响着我们。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儒家思想?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材料二:
材料三:“及至始皇……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
天下之兵……以弱天下之民……然陈涉……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合响应……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贾谊《过秦论》
(1)材料二中李白所盛赞的“秦王”是谁?它反映了秦王的主要功绩是什么?
(2)在秦朝,最高统治者被称作什么?在地方,秦朝实行了什么制度?
(3)据材料二两幅图片所示,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的两项重要措施是什么?
(4)为了安定北方边疆,抵御匈奴的入侵,秦朝统一后,修筑了一项举世闻名的城防工程,这个工程叫什么?
(5)材料三中“焚百家之言”是指哪一历史事件?采取这一措施的目的是为了什么?
(6)陈胜、吴广起义失败后,谁和谁领导的农民军继续进行反秦的斗争?
看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各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礼、法以时而定……臣故曰:治世不一道,变国不法古。汤、武之王也,不循古而兴。殷、夏之灭也,不易礼而亡。”
——《商君书·更法》
材料三:(新法)“行五年,秦人富强”,“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史记》
(1)材料一中“徙木赏金”和“舌战守旧群臣”的人是谁?他主持进行了历史上重要的一次变法是在哪一时期哪个国家进行的?
(2)这场变法主要内容有哪些?
(3)后来商鞅被守旧的贵族诬告“谋反”,被车裂而死。请你说一说,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
(4)变法之前实行的“徙木赏金”的办法,主要是为了()
A.哗众取宠 |
B.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
C.确立讲信用的形象 |
D.执行秦王的命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