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蒸汽机的广泛应用引起了生产领域的巨大变化 |
B.电力的广泛使用把人类带入了电气时代 |
C.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标志着现代工业的崛起 |
D.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会给人类带来不利的影响 |
以下是来源于某画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图片,这是哪年的国庆日?
A. | 1956 |
B. | 1976 |
C. | 1978 |
D. | 1985 |
1953年4月3日,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召开第一次全国农村工作会议,部长邓子恢在会上
A. | 号召在全国农村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
B. | 批评了当时互助合作运动中发生的急躁冒进的偏向 |
C. | 嘉奖了成功培育"籼型杂交水稻"的袁隆平教授 |
D. | 肯定了广东在经济特区建设中取得的巨大成就 |
1926年9月18日《工人之路》载:汉阳兵工厂的工人于9月1日宣布"为自身的利益,为湖北民众的利益,为革命的利益",实行总罢工。汉阳工人罢工是为了配合
A. | 北伐战争 | B. | 南昌起义 | C. | 秋收起义 | D. | 红军反"围剿" |
有资料记载:新政措施颁行后,山西省成立了府务局,负责承办全省的矿务、铁路,
还集股白银45万两开设纺纱、织布厂,引入机器生产。材料说明维新变法
A. | 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地方近代产业的发展 | B. | 促进了人们的思想启蒙 |
C. | 法令在山西落实得最好 | D. | 促使中国开始引入机器生产 |
唐老师说:我们往往抛开近代历史的复杂性,对统治阶级阵营中的许多政要人物与国家建树之材,一如像李鸿章那样面对"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而坚持"师夷之长技",力求摆脱困局的历史人物,缺乏一点"同情的了解"与尊重。唐老师认为
A. | 李鸿章是很复杂的历史人物 | B. | 我们都应该同情、尊重每一个历史人物 |
C. | 李鸿章是爱国者 | D. | 认识历史人物应有鲜明的阶级立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