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政治从西周时期的“礼仪政治”到大秦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度和法律控制,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这里“现代化”的内涵是( )
| A.礼仪与政治分离 | B.从人治到法治 |
| C.国家管理制度化 | D.为民主政治奠基 |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继承了儒家的“仁政”思想,这主要表现在
| A.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 B.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 |
| C.认为天子受命于天,地位不可动摇 |
| D.认为人君要爱护百姓,如果残暴,天将降灾祸于他 |
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早。有学者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劳苦人众的行动帮会”,“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请按顺序指出它们分别代表哪一流派
| A.儒、道、墨、法 | B.墨、儒、法、道 |
| C.法、儒、道、墨 | D.道、法、墨、儒 |
文人画是北宋以后中国画的主要艺术形式。下列四幅图片,明显体现文人画特色的是
强调“知行合一”,建立了系统的心学理论的是
| A.程颢 | B.程颐 | C.陆九渊 | D.王守仁 |
明末清初的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之所以被称为进步思想家,主要是因为他们
①反对君主专制独裁,主张“人民为主”②主张“工商皆本”,强调经世致用③主张推翻帝制,建立人民主权的国家④对儒家思想进行了总清算,创建了新的思想体系
| A.①② | B.①②③ | C.②③ | D.①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