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表(表中之数字,表示各时代在各区域中治水事业活动之次数)。据此无法推论的是( )
| 省份 时代 |
陕西 |
河南 |
山西 |
河北 |
甘肃 |
四川 |
江苏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广东 |
湖北 |
湖南 |
云南 |
| 汉(公元前206~公元221年) |
18 |
19 |
4 |
5 |
1 |
|
1 |
1 |
4 |
1 |
|
|
|
1 |
1 |
| 隋(598~618年) |
9 |
4 |
3 |
1 |
|
|
1 |
1 |
2 |
|
4 |
|
|
2 |
|
| 唐(618~907年) |
32 |
11 |
32 |
24 |
4 |
15 |
18 |
12 |
44 |
20 |
29 |
|
4 |
7 |
1 |
A.黄河治理是古代治水的重点
B.从汉代到唐朝疆域不断扩大
C.水利是传统农业发展的命脉
D.经济重心由北方向南方转移
法国大革命中,“自由”“平等”之所以被资产阶级视为天赋人权并写进《人权宣言》是因为①反对外国武装干涉的需要②反对君主专制的需要③反对封建等级制度的需要④保护私有财产的需要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下列内容正确的是①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和根本的政治制度②规定了人民的基本权力和义务③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④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②③④ | D.①③④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参议院有弹劾总统的权力,这主要表明
| A.中华民国有真正的民主 | B.行政权受到制约 |
| C.临时大总统没有权力 | D.参议院行使立法权 |
古代韩非子主张法律应向全国公布,臣民必须遵守其“法制“思想的实质是
| A.把法律作为至高无上的准绳 | B.用法律来约束每个人的行动 |
| C.将法律作为君主治理天下的工具 | D.用法制代替君主个人意志 |
毛泽东著名的词句“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抒发了博大的胸襟和远大的抱负。1945年秋,毛泽东在重庆将这首诗赠与了柳亚子先生。毛泽东此次重庆之行
| A.签署了“双十协定” | B.通过了〈和平建国纲领〉 |
| C.商讨了第二次合作 | D.通过了〈共同纲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