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指出:“1921年开春以来,我们提出完全不同的、改良主义的办法来代替原先的行动的办法、方案、方法、制度。所谓改良主义的办法,就是……活跃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审慎地逐渐地掌握它们,或者说,做到有可能只在使它们活跃起来的范围内对它们实行国家调节。”材料中“改良主义的办法”实际上是( )
A.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补充 |
B.对旧的社会经济结构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
C.强调多种所有制经济齐头并进 |
D.合理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 |
《南京条约》第五条规定:“凡大英商民在粤贸易,向例全归额设行商,亦称公行者承办,今大皇帝准以嗣后不必仍照向例,乃凡有英商等赴各该口贸易者,勿论与何商交易,均听其便……”这一规定
A.破坏了中国的关税主权 | B.事实上宣告了闭关政策的破产 |
C.便利了列强控制中国海关 | D.有利于广州成为全国贸易中心 |
康熙三十年(1691年),“多伦会盟”举行。康熙帝在会上答应了喀尔喀蒙古贵族的请求,除保留其原来汗号外,对旧有的济农、诺颜等名号,一律改为清王朝的亲王、郡王、贝勒等封爵。其目的包括
①解决平定三藩之乱的后顾之忧②政治上进一步孤立噶尔丹势力
③加强内外蒙古和清中央政府联系④防止俄军入侵尼布楚和雅克萨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据台湾学者赵冈的研究,中国在唐宋两朝,大城市人口占到总人口比例的20%以上,而到1820年的晚清,竟只有6.9%。造成这一变化的重要经济因素是
A.市镇经济的发展 | B.小农经济的影响 |
C.晚清经济的衰败 | D.坊市制度被打破 |
读《秦王朝郡的设置图》。图中“0”为咸阳, “1”为内史,其它数字分别代表不同的郡。下列解读正确的有
①该图反映了秦王嬴政灭六国时的情况
②“1”地不设郡可能与该地为秦国都管辖有关
③秦朝疆域“西至”的临洮为图中“46”郡管辖
④图中设郡密集区经济和文化较为发达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1926年,在山西夏县西阴村仰韶文化遗址中,发现了一颗被割掉了一半的茧壳,有学者通过鉴定认为它是家蚕茧。经过现场的认真清理,却并未发现第二颗。这一蚕茧
A.证明丝织业在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
B.说明纺织原料最初用的是丝 |
C.说明当时可能有人工育蚕 |
D.是一个孤证,并无史料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