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 |
史实 |
结论 |
| A |
战国时期的墓葬中出土了锄、铲等铁农具 |
战国时期中国开始出现铁器 |
| B |
1904年京师大学堂专业设置有:经学科、政法科、工科等,各专业预科阶段均开设经学大义、中国文学等课程 |
中国近代最早的大学专业设置有中西结合的特点 |
| C |
古希腊考古发现有一些笔迹相同的陶片上刻有同一个人的名字 |
“陶片放逐法”是古希腊人维护民主的一种方式 |
| D |
明治维新时期,日本政府建立一批规模大、技术先进的国营“样板”工厂 |
日本由落后的农业国发展为先进的工业国 |
下图是《先秦与古希腊:中西文化之源》一书中某章节的目录,请根据目录拟出最合适章节名称是
| A.环境:大陆与海洋 | B.政体:帝制与共和 |
| C.传统:专制与民主 | D.基础:农业和商业 |
据记载,族刑(指以整个宗族为单位进行惩罚的刑法)在春秋时期被广泛运用,但到战国时期“灭族”、“逐族”的族刑记载大为减少,多以父母、妻子、同产(即同父的兄弟姊妹)在内的“三族”之刑所取代。此变化说明
| A.分封制度走向崩溃 | B.仁政思想得到贯彻 |
| C.郡县制度得到加强 | D.宗法观念逐渐淡化 |
某地边疆危机,消息上报朝廷后,皇帝一方面交待兵部尽速调兵迎敌,另一方面责成户部尽速调度粮草,备部队急用。幕僚根据皇帝之意,写成诏书,经皇帝确认无误后,直接送至兵部、户部等单执行。这位皇帝有可能是
| A.秦始皇 | B.唐玄宗 | C.宋太祖 | D.明太祖 |
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历史三峡论”,将四千多年来中国政治形态变迁分为封建、帝制和民治三大阶段。其中“封建”阶段我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 A.政权和族权互为表里 | B.专制王权披上神权外衣 |
| C.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 | D.思想统一促进政治统一 |
“就一般而言,历史事件随着时光流逝而意义日减。鸦片战争则不然,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这主要是因为中国( )
| A.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打败 | B.开始向近代社会演进 |
| C.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 D.专制君权受到冲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