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家陈寅恪先生提出的“历史理解之同情(即强调要站在当事人所处的时代思考和评价历史事件)”是史学界研究历史事物的基本原则之一。下列评述符合这一基本原则的是( )
| A.洋务运动强调“中体”是为引入“西用”而铺路 |
| B.汉武帝实行盐铁官营主要是为推动手工业的发展 |
| C.商鞅不能将“德治”与“法治”结合致变法失败 |
| D.新文化运动全盘否定传统文化有失认知的客观性 |
戏剧在“双百”方针的指导下获得了繁荣与发展,其中话剧的代表剧目是 ()
| A.《茶馆》 | B.《蔡文姬》 | C.《雷雨》 | D.《早春二月》 |
邓小平说:“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为推进教育发展采取的最大举措和取得的成就有
(1)提出“三个面向”的指导方针(2)国民教育体制初步形成
(2)颁布《义务教育法》(4)实行“科教兴国”发展战略
| A.(1)(2)(3) | B.(2)(3)(4) | C.(1)(2)(3) | D.(1)(3)(4) |
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文革”结束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开创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两者本质上的相同之处是
| A.先从农村着手,农村包围城市 |
| B.从中国国情出发 |
| C.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 |
| D.达到的目的一样 |
下列哪部著作不是毛泽东思想发展到一个新高度的标志
| A.《论人民民主专政》 | B.《论十大关系》 |
| C.《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 D.《新民主主义论》 |
孙中山把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的主观原因在于
| A.辛亥革命后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失败 |
| B.孙中山坚持民主革命道路的探索 |
| C.中国共产党的帮助 |
| D.共产国际的指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