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致青春》编剧李樯认为《致青春》六天破3亿的票房和口碑摆在那里,数字不会骗人,市场不开玩笑,它火爆的原因之一便是,“它触发了话题,引起了众议”。这个事实说明

A.文化对人的影响有深远持久、潜移默化的特点
B.文化创作要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需求
C.凡是为人们所喜闻乐见的文化都是社会主义文化
D.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才能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科技的作用和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1年7月25日,意大利中国文化年框架下的“茉莉飘香——江苏文化周”开幕式举行。以传统文化艺术展览和昆剧经典折子戏展演为主要内容的开幕活动将中国江苏深厚的文化底蕴展现无遗。这一活动有利于(  )
①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②丰富中国传统文化基本内涵
③增强民族文化的多元性特征
④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借鉴

A.①④ B.① ② C.② ③ D.③ ④

受天气寒冷的影响,东北人养成了“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的习惯,他们讲义气、重友情,做生意以诚相待。经商的传统使广东人性格开放,容易接受新事物,商品意识浓厚,“要发财,忙起来”是广东人的口头禅。上述现象告诉我们(  )
①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②不同地域的文化各有特色,没有共性
③对各地文化不能轻率地加以否定
④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下列关于文化继承、文化发展、和文化创新三者关系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B.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
C.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D.文化自身的继承和发展,是一个新陈代谢、不断创新的过程

据调查,在孩子们喜爱的优秀读物中,许多都是从国外引进的,如《哈利·波特》等。许多家长希望能够让孩子多读些有“中国味”的优秀图书。这说明(  )

A.应借鉴外来文化,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
B.引进的图书是不适合中国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应予以查封
C.应抵制外来文化,不要让它影响我们中国的孩子
D.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今年清明节,献花、植树、朗诵、折纸船、网上祭奠等文明祭奠形式开始取代放鞭炮、烧纸钱等旧习俗,成为很多地方人们寄托哀思的方式。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A.文化的发展必须否定传统
B.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前提
C.文化的继承不是原封不动地承袭传统
D.传统文化随着社会的变迁被现代文明所取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