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退耕还林后,某生态系统在20年内群落自然演替所经历的“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和灌木”三个阶段中优势物种的种群密度变化情况(单位:株/平方米)
|
第1年 |
第5年 |
第10年 |
第15年 |
第20年 |
物种a |
5 |
10 |
2 |
0 |
0 |
物种b |
1 |
2 |
5 |
3 |
3 |
物种c |
0 |
1 |
3 |
8 |
6 |
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第1-20年内,该生态系统中物种的丰富度先不断升高然后再逐渐降低
B.第1-10年内,物种b逐渐成为优势物种,主要与其重合周期较长有关
C.第1-5年内,物种a密度上升的主要原因是该种群年龄组成属于增长型
D.第10-15年内,物种a逐渐消失的原因可能与其不能适应弱光环境相关
有人利用真核单细胞生物a、b做了如下实验,这个实验最能说明的问题是( )
A.控制c性状发生的遗传信息来自细胞核 |
B.控制c性状发生的遗传信息来自细胞质 |
C.c性状发生是由细胞核和细胞质的遗传信息共同决定的 |
D.细胞核内的遗传信息控制生物一切性状的发生 |
下列关于核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的细胞都具有核膜 |
B.核膜是由一层单位膜构成的,外面附有大量的核糖体 |
C.核膜上有核孔,所有的物质都只能通过核孔进出细胞核 |
D.核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 |
科学家用显微技术除去变形虫的细胞核,发现其新陈代谢减弱,运动停止;当重新植入细胞核后,发现其生命活动又能恢复。这说明了( )
A.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
B.细胞核是遗传物质的储存和复制场所 |
C.细胞核是细胞遗传特性的控制中心 |
D.细胞核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
下列有关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的操作步骤:制血涂片并干燥→酒精固定→染液染色→酒精速浸→晾干 |
B.在“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需将两滴派洛宁和甲基绿先后滴在载玻片上 |
C.与甲基绿发生结合的核酸分子只分布在细胞核中 |
D.核酸携带的遗传信息蕴含于核苷酸的排列次序中 |
从一动物细胞中得到两类大分子有机物x、y,已知细胞中x的含量多于y的,用胃液处理,x被分解而y不变。x含有化学元素N,有的还含有S,y含有化学元素N和P,它们遇碘都没有颜色反应,细胞膜上有x而无y。下列有关x、y的叙述,错误的是( )
A.x可能是蛋白质 |
B.y的基本组成单位可能是核苷酸 |
C.细胞膜上的x可能是载体 |
D.y只存在于细胞核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