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运用溶解度表与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是(填" A "或" B ")。
(2) 60 ° C 时,100 g 水中加入90 g 硝酸钾,充分溶解,所得溶液是(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当 60 ° C 的该溶液降温到 10 ° C 时,析出晶体的质量为 g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摩尔质量 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按要求从氢氧化铜、氧化镁、氯化钠、水、氧气中选择合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写在下列空格中.
(1)一种非金属单质:  
(2)一种非金属氧化物:  
(3)一种难溶的碱:  
(4)一种可溶的盐:  

如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的制备、除杂和性质实验的部分仪器,试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能用装置乙制备的一种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简要写出检查装置乙气密性的方法 .(2)小明同学想研究一氧化碳的还原性,通过查阅资料知道:草酸(H2C2O4)与浓硫酸混合加热会产生一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H2C2O4=CO↑+CO2↑+H2O
①用草酸制取CO,你认为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甲”、“乙”或“丙”).
②要用干燥、纯净的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并测定气体生成物的性质,请帮小明将下列装置进行连接,合理的连接顺序是:  .草酸加热后的气体生成物  
③能证明CO气体具有还原性的实验现象是  
④小明还想计算12克氧化铁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他收集了以下两组数据(假设所有能发生的反应都反应完全):
数据一:根据参加反应的草酸的质量计算出生成了一氧化碳5.6克.
数据二:反应前后澄清石灰水增重6.6克.
请选择合理的一组数据,计算出12克氧化铁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  (最终结果精确到0.1%).

海洋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二十一世纪是海洋开发与利用的世纪,请围绕“海洋”这个话题回答以下问题:
(1)下图1是我们从海水中提取镁的流程图:

①上述一系列转化过程中,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②海水制镁过程中对于如何富集镁离子,甲、乙、丙三位同学各自提出自己的设想:
甲:直接往海水中加入石灰乳.
乙:高温加热蒸发海水后,加入石灰乳.
丙:向晒盐后的卤水中,加入石灰乳.
通过分析比较,你认为  的设想最为经济合理(选填“甲”、“乙”或“丙”).
(2)关于海水“制碱”中得到的“碱”的成分,甲同学认为是氢氧化钠,乙同学认为是碳酸钠,为确定其成分,甲、乙同学各做了以下两个实验:
①甲向“碱”溶液中加入酚酞,观察到酚酞变红,于是认为“碱”是氢氧化钠.
②乙向“碱”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钙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于是认为“碱”是碳酸钠.
你同意  (填甲或乙)同学的观点,请指出另一个同学实验设计的不合理之处
(3)从海水晒盐留下的“苦卤”中加工得到不纯的硫酸镁晶体,其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根据溶解度曲线图2回答下列问题:
①t1℃时,等质量的水中最多溶解的硫酸镁质量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最多溶解的氯化钠的质量.
②t2℃时,向50克水中加入50克硫酸镁,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③要除去少量的氯化钠,得到较纯净的硫酸镁,可采用的方法是
A.过滤
B.蒸干水分
C.将t2℃硫酸镁的饱和溶液升温,析出晶体后过滤.

我国发布的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PM2.5检测指标.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和扬尘,对人体健康和空气质量的影响很大.
(1)下列关于PM2.5的说法错误的是  (填序号).
①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PM2.5;
②PM2.5是造成灰霾天气的“元凶”之一;
③PM2.5的颗粒大小与分子大小差不多;
(2)我国首次使用二甲醚(化学式C2H6O)为燃料的城市客车,能减少汽车尾气中PM2.5的排放.其中的二甲醚属于  (选填“氧化物”或“有机化合物”),二甲醚中  元素质量分数最高.二甲醚燃烧驱动汽车的过程是  能转化成热能继而再转化成机械能的过程.

能源、环境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1)氢气是我们未来社会最理想的能源.氢气作燃料除燃烧时产生较多的热量外,另一个优点是 
(2)目前,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为减少污染、提高煤的利用率,可将其转化为可燃性气体,此过程可认为是碳与水的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①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没有改变
②反应前后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变化
③参加反应的A、B两物质的微粒个数比是1:3
④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3)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人们积极寻找不含碳元素的燃料.经研究发现NH3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和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产物没有污染,且释放大量能量,有一定应用前景.
①NH3中氮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②写出NH3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