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过氧化氢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的微观模拟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C图中将相关粒子图形补充完整(用
表示氢原子,用
表示氧原子);
(2)此化学变化中没有发生改变的粒子是
(3)此反应后生成的B与C中物质质量的最简整数比为
(5分)家用干粉灭火器,是利用压缩的二氧化碳吹干粉(主要含有磷酸二氢铵)来灭火的,灭火器的罐体有铝合金和铁质的,前者的使用年限约是后者的6倍。回答下列问题:
(1)二氧化碳可利用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来代替,该气体是(填化学式);
(2)磷酸二氢铵(NH4H2PO4)溶于水时与NH4N03相似,会出现明显的(填“升温”或“降温”)现象;
(3)NH4H2PO4在灭火时的作用之一是:它受热分解后在可燃物表面形成一层玻璃状的覆盖层。其灭火原理是;
(4)为了变废为宝,报废灭火器中的NH4H2PO4可作为(填写字母标号)使用。
| A.氮肥 | B.磷肥 | C.钾肥 | D.复合肥料 |
(5)用化学知识解释,两种罐体的使用年限为什么不同?
(3分)水和溶液在生命活动和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K2CO3和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及其溶解度曲线如下:
| 温度/℃ |
20 |
30 |
50 |
60 |
80 |
|
| 溶解度/g |
K2CO3 |
110 |
114 |
121 |
126 |
139 |
| KNO3 |
31.6 |
45.8 |
85.5 |
110 |
169 |

(1)图中能表示KNO3溶解度曲线的是 (填“甲”或“乙”);
(2)溶解度曲线上M点的含义是 ;
(3)40℃时,向两个分别盛有相同质量的硝酸钾和碳酸钾的烧杯中,各加入100g水,充分溶解后,恢复至40℃,其结果如图2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烧杯②中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B.若使烧杯①中固体全部溶解,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增大
C.将烧杯②中溶液降温至20℃时,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可能增大
D.若将烧杯①中的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可能增大
(6分)氯化钠是重要的调味品,下面三幅示意图分别表示不同的化学反应,但生成物中都有氯化钠。
图1图2图3
(1)图1是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的微观示意图。由图1可知,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填字母序号)有密切的关系;
A. 最外层电子数 B. 内层电子数 C. 电子层数
(2)图2描述了NaOH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微观实质,图中A、B、C处应填入的化学式或离子符号依次为、、;
(3)图3表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分)学习化学知识的目的之一是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1)氢气是最清洁的燃料,其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食品保鲜常采用真空包装或填充保护气。真空包装的目的是 ;
(3)下表为某品牌燕麦片标签中的一部分。
| 每100g含有营养成分 |
糖类 |
油脂 |
蛋白质 |
维生素C |
钙 |
镁 |
钠 |
锌 |
| 7.6g |
7.8g |
7.4g |
18mg |
201mg |
18.2mg |
30.8mg |
8.1mg |
①人类从食物中摄入的六大类主要营养素,上表出现了类;
②维生素C可溶于水,向其水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加热该溶液至沸腾,红色消失。因此,烹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时,应该注意。
(8分)下图是两套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1)制备CO2应选用的装置是(填编号),生成CO2的化学方程式为。
(2)B装置的气密性检查:先用止水夹夹住导管的橡皮管,然后向中加入水至形成一段水柱,静置,若观察到,说明装置不漏气。
(3)集气瓶中气体的检验:往集气瓶里加入,振荡,
若,说明该气体是CO2。
(4)收集到一瓶二氧化碳后,按下图所示进行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