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1~2题。

闻洮西捷报①(苏轼)

汉家将军一丈佛②,诏赐天池八尺龙③。露布④朝驰玉关⑤塞,捷书夜到甘泉宫⑥。似闻指挥筑上郡⑦,已觉谈笑无西戎⑧。放臣⑨不见天颜⑩喜,但惊草木回春容。

【注释】①指元丰四年种谔(北宋将领)指挥的米脂大捷,米脂在山西洮河之西,故称洮西。②是说将士身材像佛像一样高大。③天子的马曰龙,高七尺以上,故称八尺龙。④指征讨西夏的檄文。⑤此处指边塞。⑥指宋朝廷。⑦指修筑边境防御工事。⑧古时我国西部少数民族的总称。⑨苏轼时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故以放臣自称。⑩帝王的容颜。

1.

下列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采用夸张的手法,以"一丈佛""八尺龙"极力渲染了将士的威风和朝廷抗敌的决心。
B. 颔联中"朝""夜"对举,夸张地写出了王师的威风,突出了战争胜利之迅速。
C. 颈联想象奇特,极具浪漫豪放之风。诗人远在千里之外,却宛若在前线一样,亲历了将士们的艰辛劳作与御敌英姿。
D. 尾联寓情于景,诗人是说听到这样大快人心的消息,他却无法见到皇帝的笑颜,只能在盎然的春色中暗自神伤。
2.

阅读全诗,品析作者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羁旅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小题。
【甲】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选句)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乙】琅琊溪
欧阳修
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
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注]①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期间②槎(chá):这里指简易的木桥。
两首诗中都写到了雪,但季节却不同,请说说分别是什么季节的雪?依据各是什么?
乙诗围绕溪水描绘了哪几幅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宋]徐侨
沼盈盈闲绿水,郊原浩浩涌青禾。
烟连山际无人语,只有晚归樵牧歌。
【注释】①徐侨(1160—1237),字崇甫,婺州义乌靖安里龙陂(今佛堂镇)人。②陂(bēi):池塘。
诗人傍晚“望”见了哪些景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的最后两句妙趣横生,颇有韵味,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小题(5分)
(宋)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释】①东坡:苏轼在贬官黄州时居住与躬耕的地方。 ②荦(luò)确:山多大石的样子。
写出一、二两句描写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后两句诗景中寓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诗文鉴赏
如梦令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1)首句“昨夜雨疏风骤”描绘了怎样一幅画面?(2分)
(2)词中用“绿肥红瘦”形容?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蒹葭(节选)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展现了一幅的秋景图。
诗中表现主人公苦苦追寻、执着不舍的词语有“”和“”。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