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学校组织九年级同学参观“南京明文化村”活动,在景区他们对一块巨大的石块产生了兴趣,经导游介绍知道这就是有名的“阳山碑材”。

(1)他们想知道这块碑材的密度,就在碑材旁找到了一块材料与碑材相同的小石块。
A.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称小石块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2)所示,则石块的质量是                g。H
B.用量筒测得小石块的体积如图(3)所示,石块的体积是              cm3
C算出碑材的密度是          g/cm3.
(2)他们从导游介绍材料中知道碑材长、宽、高分别是51m、14m、4.5m。小明算出了这块碑石的体积是3213m3。请计算这块碑材的质量。
(3)这块碑材对地面的最小压强是多少?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物质属性对科技进步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中,小明选择了如图21的装置,把小卡片两端细线绕过滑轮,并挂上钩码.
⑴实验中选择小卡片的目的是(填“考虑”、“不考虑”)小卡片的重力;探究两个力大小关系时,应该观察细线两端所挂钩码的个数.

⑵为了探究两个平衡力是否在同一条直线上,进行如下操作:(填“挤压”、“翻转”或“旋转”)小卡片,松手后观察小卡片是否平衡.
⑶小明利用弹簧测力计代替图中的钩码进行了探究,发现两个力的大小还有较小的差距.你认为形成差距的原因是(答出一条即可)

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1)小明的三次实验情况分别如图20中的甲、乙、丙所示。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在水平木板(或毛巾)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______知识可知,这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小明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关系”时,利用图20中甲、乙两组数据比较得出:“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就越大”的结论。你认为他这样对比这两组数据就得出这样的结论对吗?______。你的理由是:___________。
(3)请你根据小明这三次实验情况设计一个实验数据记录表格,并填写相关内容
(4)从图20中甲、丙两组数据比较,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

某物理研究学习小组在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关系时,实验记录如下表:

物体
物体质量m/kg
重力G/N
比值G/m(N/kg)
比值G/m的平均值(N/kg)
物体1
0.1
1.0
10

物体2
0.2
2.1
10.1
物体3
0.3
2.9
9.7
物体4
0.4
4.0
10
物体5
0.5
5.0
10
物体6
0.6
6.0
10


(1)在探究过程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有
(2)在上表空白处填上比值G/m的平均值
(3)根据表中数据,在图19中画出G—m的图像。
(4)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及图像,得出的结论是

小强同学在做“用天平和量筒测盐水密度”的实验。
(1)请完成以下实验要求。
a.用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量m1=63g;
b.往空烧杯中加入适量盐水,用天平称烧坏和盐水的总质量。天平平衡后,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是140g,游码位置如图17所示。则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2=_________g;
c.把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如图18所示。则盐水的体积V=________cm3
d.测出的盐水密度ρ=_________g/cm3

(2)按上面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会使测出的盐水密度有误差。
①是什么原因导致测出的盐水密度有误差?
②通过分析来说明测出的盐水密度是偏大还是偏小?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

(1) 如图18,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调,使它的中心和烛焰、的中心在 上;
(2)实验过程中,当烛焰距凸透镜20cm时,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等大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cm;
(3)接着使烛焰向左移动5cm,此时应该将光屏向 移到某一位置(选填“左”或“右”),才能在屏上得到像。
(4)如果将透镜的下半部分遮住,光屏上的像将会
(5)从蜡烛到凸透镜距离等于2倍焦距处开始,向焦点方向移动蜡烛,在这过程中,像到透镜的距离________________ (填“增大”“减小”“不变”)。
(6)如果他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找不到清晰的像,可能的原因是

(7)小华看到装满清水的透明玻璃酒杯很像一个凸透镜(如图13),就想探究它是否具有凸透镜的特点.请你帮他想出一个验证的方法.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