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华同学做“测定小灯泡的功率”的实验,所用灯泡的额定电压是2.5V.
(1)如图是她实验的电路,但连接不完整,请你用笔画线代替电线帮他完成电路的连接.
(2)电路连接完整后,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示数为0,电压表有示数,如果故障只可能出在灯泡或滑动变阻器上,则故障原因是 .
(3)排出故障,闭合开关,当向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时,电压表的示数将 ,电流表的示数将 .(均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实验的有关记录如表:
| 实验次数 |
1 |
2 |
3 |
| 电压(V) |
1.50 |
2.50 |
2.80 |
| 电流(A) |
0.16 |
0.25 |
0.26 |
| 功率(W) |
0.24 |
|
0.728 |
| 灯丝电阻(Ω) |
9.4 |
|
10.8 |
①请你计算出对应的功率填入表中对应栏内.
小华同学注意到灯的亮度变化是:第一次比第二次暗,第三次比第二次更亮.你认为,根据她观察的现象和实验数据分析,你可得出一些什么结论是 .
②她还注意到,这个实验记录也可以用来计算灯丝的电阻,请你计算出对应的电阻填入表中对应栏内.小华有些纳闷儿:导体的电阻不是与电压、电流无关吗?怎么三次计算的灯丝电阻却不一样呢?请你对此作出恰当的解释: .
小明同学用一个焦距未知的凸透镜、蜡烛、光屏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由图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实验时,应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____ _____;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像能成在.
(2)如图所示,若在光屏上(光屏未画出)能得到清晰放大的烛焰实像,则蜡烛可能置于透镜左边a、b、c、d四点中的____点上,此成像特点可应用在__________上.
在做“测定小灯泡功率”的实验时,小刚同学连接的实物电路如图所示.用两节新电池做电源,其中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额定功率小于1W.
⑴、请你在图中画线代替导线连接完整,(不能与其他导线交叉).
|
⑵电路连好后,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a端,闭合开关后,发现小灯泡不亮,而电流表示数接近于零,电压表的示数接近3 V.结果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排除故障后,再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当电压表的示数为2.5V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______W.
小芳同学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得到下列两组数据:
(1)分析表一的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2)分析表二的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如图所示为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Ⅰ.让同一钢球从斜面上不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观察木块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
Ⅱ.让不同质量的钢球从斜面上相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观察木块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Ⅰ是为了研究动能大小与____的关系。
(2)步骤Ⅱ是为了研究动能大小与____的关系。
(3)该实验中斜面的作用是为了控制钢球____的大小,木块的作用是为了比较钢球____的大小。
某小组使用几个相同的滑轮分别进行机械效率的测定,如图。他们将测得钩码重G、拉力F、钩码上升的高度h、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并将计算出的有用功W有用、总功W总和机械效率η数据一并记入下表:
(1)实验时,应沿竖直方向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
(2)表格中数据★=____;
(3)比较实验1、2,第2次的机械效率较低,主要原因是;
(4)比较实验2、3,影响这两次实验机械效率不同的主要因素是,使用滑轮组的优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