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四只完全相同的滑轮和两根相同的绳子组成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在绳自由端用大小分别为F1和F2的拉力,将相同的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若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1大于F2 |
B.F1和F2做的功一定相等 |
C.甲、乙的机械效率不相等 |
D.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不相等,物体运动时间可能相等 |
人类最早的磁化技术出现在我国宋代。据《武经总要》记载,如图所示,古人先将鱼形铁烧红,令铁鱼头尾指向南北,然后将其放入水中冷却,依靠地磁场获得磁性,再将其放入水中漂浮,制成指南鱼,图中是它静止时的指向。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鱼形铁不能被磁体吸引 |
B. |
指南鱼周围存在磁感线 |
C. |
指南鱼鱼头应标注“ ” |
D. |
指南鱼的腹部磁性最强 |
如图所示,是博物馆珍藏的古代青铜“鱼洗”,注入半盆水后,用双手搓把手,会发出嗡嗡声,盆内水花四溅。传说,众多“鱼洗”声能汇集成千军万马之势,曾吓退数十里外的敌军。这反映了我国古代高超的科学制器技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水花四溅”说明发声的“鱼洗”正在振动 |
B. |
“鱼洗”发出嗡嗡声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
C. |
“鱼洗”发出的声音只能靠盆中水传入人耳 |
D. |
众多“鱼洗”声汇集改变了声音的传播速度 |
如图所示,下列各种工具,使用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 |
|
B. |
|
C. |
船桨 |
D. |
|
小明踏青归来,日记中写到“空中弥漫着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人能闻到“花香”说明( )
A. |
分子间存在斥力 |
B. |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
C. |
分子间存在引力 |
D. |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慢 |
实践小组的同学们到工厂参观,看到车间里摆放着如图所示的高凳,工人师傅告诉大家这是电力作业安全登高凳。下列可用来制作这种高凳的材料是( )
A. |
铁 |
B. |
不锈钢 |
C. |
木头 |
D. |
铝合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