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明代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中有关于“升炼倭铅”的记载:“炉甘石(碳酸锌)十斤,装载入一泥罐内,封裹泥固,······,然后逐层用煤炭饼垫盛,其底铺薪,发火煅红,·····,冷定毁罐取出,······,即倭铅也,······,以其似铅而性猛,故名之曰倭”,下列对于这段话中描述的理解错误的是
| A.我国历史上铅的使用早于锌 |
| B.锌和铅有相似性但锌更活泼 |
| C.所得产品中混有煤炭 |
| D.属于热还原法冶炼金属 |
下列操作中,能使电离平衡H2O
H++OH-向右移动且溶液呈酸性的是
| A.向水中加入NaHSO4溶液 |
| B.向水中加入Al2(SO4)3溶液 |
| C.向水中加入Na2CO3溶液 |
| D.将水加热到100 ℃,使pH=6 |
下列表示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其中正确的是
| A.NaAlO2溶液中滴加过量盐酸:AlO2-+H2O+H+= AI(OH)3 |
B.NH4HSO3溶液与足量浓NaOH溶液共热:NH4++HSO3-+2OH- NH3↑+SO32-+2H2O |
C.明矾溶于水产生Al(OH)3胶体: Al3++3H2O Al(OH)3↓+3H+ |
| D.FeCl3溶液与Cu反应: Fe3+ + Cu = Fe2++ Cu2+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ΔH>0、ΔS>0的反应在任何温度下都不能自发进行 |
| B.反应NH4HCO3(s)===NH3(g)+H2O(g)+CO2(g)ΔH=+185.57 kJ·mol-1 之所以能自发进行,原因是体系有自发地向混乱度增加的方向转变的倾向 |
| C.因为焓变和熵变都与反应的自发性有关,因此焓变或熵变均不能单独作为反应自发性的判据 |
| D.在其他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使用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进行的速率 |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热下划线处表示燃烧热的是
A.NH3(g)+O2(g) NO(g)+H2O(g)ΔH= —a kJ·mol-1 |
B.C6H12O6(s)+6O2(g) 6CO2(g)+6H2O(l)ΔH= —b kJ·mol-1 |
C.2CO(g)+O2(g) 2CO2(g)ΔH= —c kJ·mol-1 |
D.CH3CH2OH(l)+O2(g) CH3CHO(l)+H2O(l)ΔH= —d kJ·mol-1 |
某学生的实验报告所列出的下列数据中合理的是
| A.用10mL量筒量取7.13mL稀盐酸 |
| B.用托盘天平称量25.20g NaCl |
| C.用广泛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为2.3 |
| D.用25mL滴定管做中和滴定时,消耗某浓度的碱溶液21.70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