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甲位于第VA族,乙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比甲原子多1,乙与丁同族,丙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电子层数相等,则

A.原子半径:丙>丁>乙
B.甲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呈酸性
C.丙与乙形成的化合物具有两性
D.同周期元素中丁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最强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金刚石、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溶液中含有NH4+、SO32-、SiO32-、Br - CO32-、Na+,向该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l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反应前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基本保持不变的有NH4+、Na+
②有胶状物质生成
③有气体产生
④溶液颜色发生变化
⑤溶液中共发生了2个氧化还原反应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②④⑤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分别加热Na2CO3和NaHCO3固体
试管内壁均有水珠
两种物质均受热分解
B
加热盛有NH4Cl固体的试管
试管底部固体消失,试管口有晶体凝结
NH4Cl固体可以升华
C
向NaBr溶液中滴入少量氯水和苯,振荡、静置
溶液上层呈橙红色
Br还原性强于Cl
D
向FeSO4溶液中先滴入KSCN溶液,再滴加H2O2溶液
加入H2O2后溶液变成血红色
Fe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下列各项操作中,不发生“先产生沉淀,然后沉淀又溶解”现象的是
①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CO2
②向NaAlO2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的稀盐酸
③向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稀NaOH溶液
④向硅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的盐酸
⑤向AgNO3溶液中逐滴加入稀氨水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④⑤

下列有关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图1图2图3图4

A.用图1装置制取并收集干燥纯净的NH3
B.用图2所示装置可除去NO2中的NO
C.用图3所示装置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D.图④是实验室洗涤胶头滴管的操作

对实验Ⅰ~Ⅳ的实验现象预测正确的是

A.实验Ⅰ:液体分层,下层呈无色
B.实验Ⅱ:烧杯中先出现白色沉淀,后溶解
C.实验Ⅲ:试管中立刻出现红色沉淀
D.实验Ⅳ:放置一段时间后,饱和CuSO4溶液中出现蓝色晶体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