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温度下,向容积为2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6 mol CO2和8 mol H2,发生反应:
CO2(g)+3H2(g)
CH3OH(g)+H2O(g) ΔH =-49.0kJ·mol-1
测得n(H2)随时间变化如曲线Ⅰ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在0~8 min内CO2的平均反应速率是0.375mol·L-1·min-1 |
| B.若起始时向上述容器中充入3 mol CO2和4 mol H2,则平衡时H2的体积分数大于20% |
| C.若起始时向上述容器中充入4 mol CO2、2 mol H2、2 mol CH3OH和1mol H2O(g),则此时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
| D.改变条件得到曲线Ⅱ、Ⅲ,则曲线Ⅱ、Ⅲ改变的条件分别是升高温度、充入氦气 |
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的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 |
| B.最外层有2个电子的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 |
| C.原子核外各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 |
| D.最外层电子数为7的原子,最高正价为+7 |
根据中学化学教材所附元素周期表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K层电子数为奇数的所有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K层电子数相等 |
| B.L层电子数为奇数的所有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L层电子数相等 |
| C.L层电子数为偶数的所有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L层电子数相等 |
| D.M层电子数为奇数的所有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M层电子数相等 |
下列微粒半径大小比较正确的是()
| A.Na+<Mg2+<Al3+<O2- |
| B.S2->Cl->Na+>Al3+ |
| C.Na<Mg<Al<S |
| D.Cs<Rb<K<Na |
核电荷数小于18的某元素X,其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为a,最外层电子数为(2a+1)。下列有关元素X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元素X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2a2-1) |
| B.元素X形成的单质既能作氧化剂又能作还原剂 |
| C.元素X形成的简单离子,各电子层的电子数均达到2n2(n表示电子层数) |
| D.由元素X形成的某些化合物,可能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 |
今有A、B两种原子,A原子的M层比B原子的M层少3个电子,B原子的L层电子数恰为A原子L层电子数的2倍,A和B分别是()
A.硅原子和钠原子B.硼原子和氢原子
C.氯原子和碳原子D.碳原子和铝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