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关于城市热岛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城市热岛中心,气温一般比郊区气温高1℃~6℃
B.在城市热岛作用下,近地面形成由郊区吹向城市的热岛环流
C.在城市热岛的影响下,城市降水一般比郊区少5%~10%
D.城市热岛增强空气对流,空气中的烟尘为降水提供了充足的水汽凝结核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大气运动的原因和风的受力分析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某日洛杉矶几种污染物浓度日变化图”,根据“光化学烟雾”的相关知识回答1—2题。

关于“光化学烟雾”及该日污染物浓度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7点左右CO和NO浓度达到最大值,且NO浓度小于CO的浓度
B.O3浓度的与气温的日变化相一致
C.“光化学烟雾”污染物的浓度与交通流量的日变化关系不大
D.午夜时分各种污染物的浓度最低

关于洛杉矶光化学烟雾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40°—60°N,常受西风影响
B.与太阳辐射的红外线辐射关系密切
C.与洛杉矶的海陆位置关系密切
D.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下的夏季是“光化学烟雾”发生的有利季节

读某海域二月等水温线图,回答1~3题。

图中M与N的最大温差可超过

A.14℃ B.12℃ C.10℃ D.13℃

图中四条洋流中,其性质基本一致的是

A.L1和L3 B.L2和L4 C.L1和L2 D.L4和L1

此时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华北平原的土壤盐分含量最低
B.墨累—达令盆地农民正在收割小麦
C.美国温带森林区内地面光照较强
D.索马里寒流势力加强

下图表示我国人均粮食产量变化情况。图中人均粮食产量围绕着趋势线在一定范围内波动,从中间的趋势线到边沿的宽度,即为平均的波幅,产均波幅与趋势线之比,表示粮食产量的稳定性高低。波幅越大,粮食产量越不稳定。阅读图文资料,完成1—2题。

1955年至2006年我国粮食产量的稳定性表现为

A.稳定性越来越高 B.稳定性越来越低
C.稳定性先变低再变高 D.出现过两个明显不稳定期

图示最后一个粮食产量不稳定期,其出现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农业结构调整 B.自然灾害频繁
C.单位面积粮食产量的提高 D.人口增长速度过快

下图为某区域年日照时数等值线图。读图,回答第1—2题。

影响甲、乙两地年日照时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差异 B.白昼长短差异
C.大气环流差异 D.正午太阳高度差异

关于甲、乙、丙、丁四地农业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地形平坦,可大力发展水稻种植业
B.乙地水热充足,可种植热带经济作物
C.丙地日照强,可发展园艺业
D.丁地草类茂盛,可发展乳畜业

对黄土丘陵沟壑区某地,相同面积、不同土地覆被水土流失的观测结果下如表。据表回答1—2题。

降雨量
(mm)
降雨
强度
混交林地
坡耕地
荒草地
油松幼林地
径流量
(L)
泥沙量
(kg)
径流量
(L)
泥沙量
(kg)
径流量
(L)
泥沙量
(kg)
径流量
(L)
泥沙量
(kg)
33

111
0.1
155
41.3
153
4.7
154
18
14
很强
29
0.5
327
39.4
71
0.8
212
25
19

28
0.3
113
1.2
51
0.4
52
0.6

相同降雨强度下,泥沙量由小到大依次为

A.混交林地坡耕地荒草地油松幼林地
B.混交林地油松幼林地坡耕地荒草地
C.混交林地油松幼林地荒草地坡耕地
D.混交林地荒草地油松幼林地坡耕地

下列判断中,符合该地情况的是
①自然恢复植被的生态效益优于人工单一树种针叶林
②开垦坡地可有效改善当地生态
③森林树种越丰富,生态效益越优
④退耕还林的生态效益优于退耕还草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