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太平洋岛国——图瓦卢的搬迁、乞力马扎罗山冰雪融化了80%、三十年后欧洲人将可能告别阿尔卑斯山的皑皑白雪……所有这些事物的变化正在告诉我们——全球气候变暖。
材料二 下图是近几年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示意图
(1)近几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的人为原因什么?
(2)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导致全球气温 ,这主要是因为二氧化碳强烈吸收 的缘故。
(3)全球气候变暖对生态环境将产生什么影响?
冻雨是由过冷水滴组成,当它在降落过程中迂到温度低于0℃的物体或地面时,立即冻结成冰的降水。它是初冬和冬末春初时节的一种灾害性天气。下图是我国冻雨多发地区。
请分析上图所示地区冬春季节冻雨多发的主要原因及冻雨可能造成的主要危害。
下图为我国某5A级沙漠生态旅游区景观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简述该地区发展旅游经济的优势条件及保护该地生态旅游资源的主要措施。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是以黄河历史冲积平原和鲁北沿海地区为基础,向周边延伸扩展形成的经济区域(如图),经过多年的开发与保护,黄河三角洲已经具备了发展高效生态经济的良好基础。
材料二:2009-2010年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三大产业增加值和同比增长图
材料三: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的结构性矛盾和深层次问题仍然存在,发展高效生态经济面临着较为严峻的挑战。产业结构层次偏低;成陆时间较短,生态环境比较脆弱,淡水资源相对贫乏,近海地区生态压力较大;大企业嵌入式特征明显,开放型经济发展滞后等。
(1) 该地区在冬季遇强寒潮天气时,莱州湾海面容易封冻,请分析主要原因有哪些?(6分)
(2) 自然坏境具有整体性特征,试从气候、水文、生物等方面分析海面封冻对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6分)
(3)从材料二图中,简要概括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2009—2010年产业的变化情况,并结合材料三信息,为该经济区的持续发展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10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悉,中国正在考虑修建一条铁路经西伯利亚、穿过白令海峡直接到阿拉斯加,穿过加拿大到美国。右图为“中俄加美高铁规划构思图”。
材料二:据媒体分析,修建这些国际高铁至少面临以下三个方面的挑战:一是巨额资金难以筹集。修建欧亚高铁所需资金将是一个天文数字,绝非中国一国政府可以承担;二是铁路运营将是一个难题。高铁要穿越多个国家,如何管理和运营这条跨国高速铁路系统将是一个巨大挑战;三是技术难题仍无法解决。中俄加美高铁建设在技术上将面临巨大挑战。
材料三:近日,由中国倡导并筹建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成了国际“热词”。外交部发言人洪磊18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说:“建立亚投行是要造福亚洲人民。亚洲各国大多数是发展中国家,缺乏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多一些投资融资平台、渠道对于亚洲发展有利。”
(1)试分析,中俄加美高铁建设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主要自然困难?
(2)中国准备承建中俄加美高铁建设,面对挑战,中国应采取哪些方面的措施?
(3)中俄加美高铁一旦建成,将带来史无前例的积极意义。试从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分析会带来哪些主要的积极影响?
环境保护
阅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A区域土地利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是什么?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2)图中B区域可能出现的生态破坏问题是什么?形成的自然原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