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分)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南美部分区域及亚松森气候资料图。图中巴拉圭盆地内有世界面积最大的潘塔纳尔湿地,范围涉及巴西、玻利维亚及巴拉圭等多个国家。总面积达24200平方千米,是全球最丰富的水生植物分布地区。
(1)说出潘塔纳尔湿地面积的季节变化规律。(2分)
(2)试评价圣保罗和里约热内卢发展钢铁工业的条件。(5分)
(3)归纳巴西利亚城市径流变化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6分)
(4)若将现有玉米生产用地向西、向北扩展,你认为对当地地理环境会造成哪些影响。(6分)
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横线箭头代表太阳光线。读图回答
(1)此时,北半球的节气为,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是。
(2)这一天,在①②③④四点中,昼夜等长的是,处于极夜的是点,白昼将变短的是点。
(3)图中①②③④四点,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点。
(4)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呈时针方向;图中①②④三点连线为线。(晨线或昏线)
(5)此时,南半球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6)此时,湖南处在(季节),盛行风。
(7)下列地理现象中,由地球自转引起的是(双选)。
A.湘江左右两岸河床不对称 | B.海陆间水循环 |
C.昼夜更替 | D.矿物的形成 |
2009年12月7~18日,世界气候大会在丹麦的哥本哈根召开。世界许多国家共同探讨如何面对全球气候变暖这一严峻课题。哥本哈根会议涉及各国从高碳排放的工业文明向低碳消耗的生态文明的革命性转型,世界必然走向低碳经济的绿色发展道路。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成为人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必然趋势。
材料一:部分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比较材料二:我国单位GDP能耗的变化状况
(1)近年来,某些国家指责中国排放了过多的温室气体,加剧了全球变暖,并要求我国承担更多的限排义务。依据以上材料并结合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理论驳斥上述观点。
(2)读材料二,分析我国在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方面取得的成绩,并分析说明我们还需从哪些方面做出努力?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西南地区长时间受高压控制,出现干旱。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还有哪些自然因素加剧旱情。
(2)简述此次大旱的危害,说出主要的防减抗措施。
下图为我国海域赤潮发生次数及分布示意图。读图19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说明我国沿海赤潮发生次数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
(2)赤潮最终会导致海洋环境严重恶化,生态系统遭到破坏,请提出治理措施。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左图中山脉A南北两侧绿洲分布有何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2)描述甲所在地形区的自然环境特征。
(3)右图是左图中甲地形南部城市分布图,说明该地区城市在分布上的变化趋势及原因。(7分)
(4)根据图中信息,分析甲所在省区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