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0分)【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2年7月21日,北京普降暴雨,受连续强降水影响,北京市受灾严重。
材料二 北京地形图。

据材料分析这次灾害北京西北部地区郊区受灾严重和北京市内受灾严重的原因有何异同?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为我国跨世纪的四大工程示意图,读图后完成:(13)

(1)分析建设青藏铁路该工程的艰巨性以及工程建成后的重要意义。
(2)西电东送工程中,全国有北、中、南三线,请说出北线与南线各主要依靠何种能源产生巨大的电能输出,电力各输往哪一主要工业区。

线路
依靠能源
输往工业区
北线


南线


读地质构造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丁处地质构造名称是,地貌名称是
(2)乙处地质构造顶部岩层缺失的原因是
(3) 找油气应在图中处;找地下水应在处。
(4)若建设地下隧道,从地下水运动状况、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考虑,应选址在甲、乙、丙处的处为好,其中处最不适合建设大型工程。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20分)

(1)在图中用箭头标出各洋流的运动方向。
(2)写出下列洋流的名称。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F________,G________,H________。
(3)G处海域是世界著名的渔场之一,名称是________渔场,成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A海域发生石油泄漏,洋流对其有利的影响是________,不利影响是________

读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对可持续发展作了明确的定义:可持续发展是这样的发展,它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材料三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创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人类需求的增长与自然界所能提供的各类资源必须相适应。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是我们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必然抉择。
(1)在可持续发展系统中,持续发展是基础,持续发展是条件,持续发展是目的。
(2)公众参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你在日常生活中打算采用哪些有益于可持续发展的行动?
(3)对于材料二漫画“断指”,有人这样认为“虽然断其三指,但是四棵新苗茁壮成长!”你同意这种发展方式吗?为什么?
(4)为修复“断指”,必须采取多重措施,我国为此也做出了重大决策。试说明我国不断加大对西部地区生态补偿力度的主要原因是()

A.西部地区是我国大江大河的水源保护区 B.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缓慢,需要大力扶持
C.西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需要资金开发 D.西部地区自然条件较差,生态环境脆弱

(5)中国建设和谐社会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原因是

读各大洲的降水、蒸发及径流量的对比图,回答:

(1) 衡量水资源丰歉的标准, 其数值等于量与量之差。
(2)世界各大洲中江河径流总量最多的是 、其次是 最少的是
(3)上海所处的地理纬度虽然与许多缺水国家相近,但以水资源数量而言,上海并不缺水,这主要是由于上海地区受环流的影响.然而上海现在却已成为水质型缺水城市。解决上海的水资源问题,现阶段可采取的措施有(多项选择)

A.大力发展海水淡化 B.大力开采地下水
C.防治水体污染,改善长江、太湖水的水质 D.节约用水,减少浪费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