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5年开始陆续有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两会”上提议设立国家公祭日。在社会各界的呼吁下,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2014年12月13日,习近平主席与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代表等一万名各界人士同佩白花,共同出席国家公祭仪式。这表明
①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方向保证
②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是民主决策的主要参与者
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离不开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我的梦想,在每个醒来的早晨敲打我的心房,告诉自己成功的道路还很漫长。所有经历风雨的温柔与坚强,今天我终于站在这年轻的战场,请你为我骄傲鼓掌。”励志歌曲《年轻的战争》告诉我们()
①坚强信念往往动力无穷②梦想成真一向顺应天意
③砥励自我才能走向成功④斗志昂扬总能战无不胜
A.①④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美国拉斯克奖将其2011年临床研究奖授予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屠呦呦,以表彰她“发现了青蒿素——一种治疗疟疾的药物,在全球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这是中国科学家首次获得拉斯克奖,也是迄今为止中国生物医学界获得的世界级最高大奖。这说明()
①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得到社会的承认
②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③要在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实践中实现人生价值
④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的基础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日前,“改革开放30年十大流行语”在上海揭晓,“下海”、“下岗再就业”“农民工”“不管黑猫白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上网”“改革开放”“北京奥运”“炒股”“中国特色”“雄起”……成为广大人民群众耳熟能详的热门词汇。这表明()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 B.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同步发展 | 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
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最根本的分歧在于()
A.是否承认规律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
B.是否承认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
C.是否运用联系的观点观察和处理问题 |
D.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对上述办事方式,其哲学启示为()
A.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可取的 | B.割裂了整体与部分的联系,是不可取的 |
C.抓住了事物的主要矛盾,是可取的 | D.割裂了共性与个性的联系,是不可取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