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于2015年1月1日实施,这部被称为史上“最严”的环保法首次设计“按日计罚”制度、明确生态保护红线……大修后的环保法,直指违法成本低、环保意识弱等环境治理顽疾。在现阶段,原环保法已经暴露出立法理念已不适应时代变化的要求、法律定位不清晰等诸多缺陷和不足。从哲学角度看
①事物发展总要经历一个从不完善到较为完善的过程,新法必然取代原法
②新事物是具有更强大生命力的事物,新法相对于原法不一定就是新事物
③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所以必须明确生态保护红线
④真理会随着时间推移逐步转化为谬误,法律也需要与时俱进、因时而变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孟德斯鸠认为,国家的形式取决于领土的大小,不大的国家应该采用共和政体,中等国家应该采用君主政体,幅员广大的国家应该采用专制政体。这一说法实质在于()
A.否定了国体对政体的决定作用 | B.肯定了国体对政体的影响 |
C.只看到国情对政体的决定作用 | D.只看到环境、人口与政体的关系 |
七年前,瑞士生物学家伯特利库斯登上了《时代》的封面,他发明的转基因稻米被认为是拯救世界上几百万贫困人口的希望。但是七年过去了,欧洲市场上并没有出现转基因稻米,因为欧洲人对转基因食品持怀疑态度。他们置穷国人口的生存于不顾,首先关注的是转基因稻米对自己的健康是否有影响。这表明()
①转基因稻米有利有弊,但利大于弊
②人们的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的
③人们的利益立足点是产生错误意识的根源
④价值观影响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
A.①② | B.①③ | C.③④ | D.②④ |
梦想是什么?在袁隆平眼中,梦想是让杂交水稻造福人类;在李连杰眼中,梦想是让外国人了解中国;在浙江理工大学学生胡悦明眼中,梦想是没有双臂用脚也要叩开自己人生之门。这些梦想共同体现着()
A.人的价值的评价主要是看对社会和他人的精神贡献 |
B.人既是价![]() ![]() |
C.人的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
D.满足了社会和他人的需要才能实现对自我的满足 |
“我爸是李刚”、“给力”、“神马都是浮云”……如今不少红遍网络的热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蹿红,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我们唏嘘不已,仿佛置身现场。网络热词的出现体现着()
A.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 B.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
C.真理![]() |
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
2010年,我国经济总量已经超过了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实体,但是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只有日本的1/10。这一看法表明()
A.同一事物存在不同矛盾 | B.量的积累是质变的前提和准备 |
C.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 | D.整体的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