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分别是2005-2010年我国省际人口迁移数量统计图和劳动年龄人口缺口预测图。完成下列问题。我国正计划推动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其原因有
①人口日趋老龄化
②净增人口逐渐增多
③劳动年龄人口将不断下降
④科学技术和生产力不断提高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最有可能大量弥补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劳动力缺口的主要地区是
A.西北地区 | B.东北地区 |
C.西南地区 | D.中西部地区 |
GIS中,不同类型的地理空间信息储存在不同的图层上,叠加不同的图层可以分析不同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回答问题:城市交通图层与城市人口分布图层的叠加,可以()
A.为商业网点选址 | B.分析建筑设计的合理性 |
C.计算城市水域面积 | D.估算工农业生产总值 |
对1985年与2005年城市土地利用图层进行分析,能够()
A.计算交通流量的变化 | B.预测洪涝灾害的发生 |
C.了解城市地城结构变化 | D.预测城市降水变化趋势 |
符合长江三角洲土地条件特点的是()
A.广泛分布在此地区的水稻土是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土壤 |
B.人口稠密,耕地较为集中 |
C.人均耕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
D.耕地中旱地所占比重大 |
松嫩平原和长江三角洲相比,气候的差异是()
A.松嫩平原生长期较长 | B.降水较少 |
C.长江三角洲大陆性较强 | D.高温多雨 |
下列关于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区域与区域之间是相互独立的,互不联系 |
B.区域之间具有一定的界线,且界线一定是明确的 |
C.一个区域的发展能促进其内部经济的发展,但并不影响周边地区 |
D.一个区域往往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这是与其他区域的差异所在 |
读图5“我国三大自然区划分图”,回答问题:划分Ⅰ、Ⅱ、Ⅲ三大自然区的主要依据是()
A.气候和地貌 | B.土壤和气候 |
C.植被和土壤 | D.地貌和植被 |
流经三大自然区,流域跨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经济地带的河流是()
A.黑龙江 | B.黄河 | C.珠江 | D.澜沧江 |
对我国三大自然区的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等资源调查时,获取信息的便捷方式是()
A.地理信息系统 | B.遥感技术 | C.全球定位系统 | D.实地调查 |
区域内部也存在差异性。以下关于三大自然区域内部差异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东部季风区内部差异的形成以热量为基础 |
B.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内部差异的形成以水分为基础 |
C.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差异主要随海拔的升高而发生变化 |
D.三大自然区存在内部差异均以热量的变化为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