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改革方案将包含两类人才、两种模式:一是技术技能人才高考,二是学术型人才高考,即现行的高考,两种模式分开进行。这就意味着,在高中阶段就可以选择你未来发展的模式。这一做法( )
①承认了矛盾的特殊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②坚持了在矛盾普遍性原理指导下研究其特殊性
③充分尊重了人才的个体差异,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④看到了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1982年,党的十二大通过的决议报告中,对社会主义经济提出了新的提法是()
A.计划与市场相统一的市场经济 | B.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
C.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有形手,无形手,手拉手,昂首一起向前走。”这是人们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的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的关系的认识。它形象地说明()
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市场和国家宏观调控为基础的资源配置方式
②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国家的宏观调控是不可缺少的客观条件
③在经济运行中,市场调节是经济手段,国家的宏观调控是政治手段,二者缺一不可
④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③ | D.③④ |
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是()
A.通过发展经济扩大就业总量 | B.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
C.发展第三产业 | D.提高劳动者自身素质 |
纵观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其中具有关键性的一步就是()
A.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B.2010年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C.2030年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D.2050年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彻底突破了计划体制的框架的标志是()
A.党的十四大确立的改革目标 |
B.十二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改革重点由农村转向城市 |
C.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经济十时毫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论断 |
D.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我国的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 |